朱國福生於1891年,原從馬玉堂習形意、摔跤、彈腿諸技,後經馬玉堂引見,又得師爺李存義、張兆東二人的指點。返鄉時,朱國福與同鄉孫振川較技, 遂深服振川之能。從振川習孫氏八卦拳年餘,又經振川引見拜在孫老門下習藝,習散手及孫氏太極拳。1922年,朱國福南下上海,常觀看拳擊比賽,遂又開始研 究拳擊。並致力於使拳擊之技法與形意勁、八卦步相結合。翌年,在上海法租界,朱國福與俄國拳擊家哈伯爾比賽,哈氏體重比朱國福重四十餘斤,比賽共鬥三回 合,朱國福力克哈伯爾。開始,朱國福採取遊鬥之法,靠八卦身步之法使哈氏重拳頻頻打空,同時以刺拳消耗哈氏體力,遂之點數占優。至第二合時,哈氏運作已 遲,朱遂以形意之整勁出重拳數次將哈氏擊倒。至第三合,哈氏動作更遲,而朱亦因體力消耗較大,已無力再發重拳,遂之再施遊鬥之法,使哈氏終不能勝。故一戰 成名。然朱國福並未陶醉于勝利之中,朱國福由此戰中深感體能之可貴和實戰練習之重要。以後,朱國福常做拳擊練習,並終生致力於將中國傳統武技與西洋拳擊相 結合之探索。朱氏為近代率先作這一探索並取得一定成績之第一人。並帶動其兄弟四人皆練拳擊,其二弟朱國福、三弟朱國禎的技擊成就亦無不得益于朱國福對拳術 之研究和影響。1928年第一屆國術國考,朱國福、朱國祿、朱國禎兄弟皆進入最優等前15人之列,其中朱國福名列首位,朱氏兄弟由此名震江南。
  

  朱國禎,生於1904年,1924年在天津拜在孫老門下習孫氏太極。習之三年,並得孫氏太極劍、形意槍之傳。1927年朱南下上海,於虹口,與 其兩位兄長一道,擊敗了在四國拳賽上獲得全勝的五名日本武士,遂名聲大振。朱國禎不僅練形意、太極,且兼練拳擊,並對通背、攔手亦有研究。朱國禎說:"太 極走粘勁,松胸腹以吞吐。形意走推勁,合手足以截撞。通背走鞭勁,順腰臂以摔拍,攔手走炸勁,抽肩胯以穿彈。乙太極為本,形意為基,動自腰始、神行勿拘, 腹轉八卦,肩胯脊臂俱縮俱放,鞭、炸二勁自含其中"。朱國禎曾參加上海國術大賽,連勝十場,力克名手多人,後患重感冒,體力難支,抱憾放棄比賽。以後朱去 湖南何鍵部任國術教官。第二屆國術國考時,朱國禎作為湖南隊領隊,率隊參賽,成績優異,共獲得長器械甲等第一名,包攬短器械甲等前三名,並獲中量級拳擊第 二、三名,羽量級拳擊第二、三、四名。朱國禎本人被聘為本次國術國考的評判委員,為時人所矚目。以後朱國禎又參照柳印虎的總結,結合其自身經驗,提出《技 擊修為綱要48字》,即一踐、一機、三訣、五法、十能、二十八技。一踐者,走也。一機者,動靜交變之時也。三訣者,聚神、從彼、盡性。五法者,截、順、 閃、進、脫。十能者,應(反應動作速度,筆者注)、速(連續擊打速度,筆者注)、受(抗擊打能力,筆者注)、發(爆發力,筆者注)、拍(技擊節奏感,筆者 注)、諧(自身協調性,筆者注)、沛(連續爆發能力,筆者注)、耐(體能,筆者注)、神(意志力)、膽(膽力)。二十八技者,兩指(即點、抓兩種指法。點 穴法和抓筋脈法。筆者注)、兩拿(墊、摘。拿法也。墊乃斷筋之法,摘乃卸骨之法。)、三拳(崩、鑽、勾,拳法也。)、三掌(劈、穿、裹,手法也。)三膝 (沖、頂、磕。用膝也。彼滯則沖,彼來則頂,倒地則磕。)、五肘(研、纏、定、擠、挎)、五腿(踹、掃、抹、踢、釘)、五摔(抖、掛、牽、背、別)。
  

  肖漢卿,生於1879年。幼習彌蹤拳,甚具功力,其鷹爪功夫更是鮮有人及。肖曾在軍中任武術教官多年,技擊勇冠三軍。有鄰營武術教官卜某,乃天 津名跤手,初到軍中,聞肖之名,欲與肖一較高下。一日,傍晚飯後,肖正坐於門外條凳上乘涼,蔔某倘佯而至,曰:"都說您是個練家子,沒人能靠得上邊兒。我 是個嫩茬兒,可總愛打硬茬子體會體會。"肖曰:"擺弄一末了,這會兒我不想動彈,你想玩,找他們。"這時場院裏有幾個有肖的徒弟在練對打。卜某看了肖的徒 弟們一眼,說:"您這是說的什麼?"說著已蹋中取位,雙手以虎撲之法欲將消撲倒在地,肖雖坐著,兩腳亦分虛實,於是,胸內吸,後腿起蹬勁,便化解了來勢, 同時急出雙手攥位蔔的左右小臂,蔔就勢反掛回帶,欲將肖向前摜倒,肖則重心下沉,隨之兩臂走裹勁,將蔔拴住。肖始終未離長凳,說:"你也該歇歇了。"言未 畢,蔔已面色大變,冷汗立下,肖之雙手暗中加力,蔔頓時錯厥,蔔之雙臂竟被肖捏斷,變為三節。眾士卒觀此無不驚駭。肖隨之為蔔接骨,使士卒將蔔送回所在軍 營,並自配藥物為蔔內服外敷,數月蔔愈,悄然離營。1929年卜之師南下,卜聞肖在江南,未敢與其師同往。至1935年第六屆全運會時,卜聞肖已離江南, 方敢參加全運會之摔跤比賽。
  

  肖於1928年初才拜在孫老門下,時肖已49歲。孫老剛到上海時,肖本不服孫老,曾借與孫老握手之機,暗施其鷹爪功力,然而,卻被孫老用內勁擊 仆。後經虞洽卿介紹,肖才拜在孫老門下。初,肖未肯心服,一次酒後曾與人曰:"我練的是佛手功,只要被我攥住,不要說是'活猴',就是孫猴子也脫不得 身"。孫老聞知此事,於是在給國術館教師上周日課時,孫老令人抬一籐椅于臺上,孫老端坐椅中。孫老曰:"先達云,內外合一為方至剛之勁。然世人多不明內勁 為何物,故我今日先不講內外合一,專與眾位研究內勁。"言罷孫老將雙手扶于籐椅兩側的扶手上,並對肖漢卿說:"漢卿,你手上有功夫,你若能將我的手腕捏 斷,我則能用內勁將斷腕接上。"肖乃一粗人,信以為真,便上臺來捏孫老的手腕,初,肖不敢用全力,發力較緩,不覺中自己竟向後退了兩步。孫老曰:"你練了 幾十年就這點功力嗎?"於是肖再次上前,攥住孫老手腕用其全力來捏,其力剛欲出,肖卻向後飄出數步開外,而如土灰、跌落於地。孫老起身將肖扶起,讓肖休息 片刻後,問肖:"你知道我剛才怎麼打得你嗎?"肖曰:"不知。老師身體哪兒都沒動,卻像有個神仙把我打到這裏,身上不覺痛,可心裏難受。"孫老曰:"這個 神仙就是內勁。內勁者,不用意而神自明,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所謂應物自然,感而遂通。初,你用力淺緩,其應之亦柔。次之,你發力深重,其應 之亦猛。此為內勁之性也。"此後,肖漢卿深服孫老,尊崇備至。常與人曰:"孫師是神仙的功夫。了不得!了不得!"於是從孫老習形意拳三年。肖原有較深功 力,故能將形意練得頗有名堂,並使其鷹爪功與形意勁結合一體,在武林中遂享有"鋼拳鐵爪"之譽。肖之抗打能力亦強,渾身上下不怕拳打足踢。一次,肖與朱國 祿練散手,朱一拳打在拳的胸口處,肖紋絲未動,朱卻向後連蹦帶跳地甩著手說:"簡直像打在鐵上。"1932年後,肖去江西軍中任技擊教官。後聞肖入龍虎山 隨一道人修行道學,以後不知所終。
  

  劉正邦,生於1885年。二十余歲時,劉已是巒勝鏢局之名鏢師,走南闖北閱歷甚廣。後因打抱不平,身有命案,遂隱姓埋名,入京西臥佛寺出家。因 技高好義,譽滿京西,人稱"京西老和尚"。民初,杜心武進京,劉拜在杜的門下,習自然門及鬼拉鑽。1923年,孫老辭去總統府官職後,劉又經杜引見,拜在 孫老門下習形意拳。從之數年,技藝更精,遂有京西武林第一高手之譽。其袖箭、袖鏢百發百中,為時之一絕。門徒中名手亦多,如鄭瘋子、李慎澤、付良材等。
  

  李玉琳,生於1885年,幼從郝恩光習形意拳,並得師爺李存義親授,形意夫功甚深。郝恩光去世後,李玉琳將郝的屍體由東北背回河北任邱故里埋 葬。後經李存義介紹,李玉琳在天津拜在孫老門下。時孫老名冠華夏武林,有拳聖之譽。每次孫老來津,常車接車往,甚至有車隊開道,在當時國術家中絕無僅有。 李玉琳雖久聞孫老盛名,又親見孫老被社會各界所尊崇,然從未見孫老與人動手,且年高體瘦,故欲與孫老一試高低。一天早晨,李趁孫老為其喂手之機,突然發 力,被孫老輕輕化開來勁。李當時未覺有何異樣,因恐孫老察覺出其動機,於是藉故離開。約一小時後,李往南開大學去教授國術,行至路上,忽覺周身不適,心慌 血亂、虛汗如雨。李知孫老通醫道,故急往孫老處,請孫老為其診治。孫老曰:"汝記得方才喂手乎?!"李聞此,急忙承認自己的動機。孫老曰:"剛才我之內勁 已滲入你之內贓,你已受內傷,遲則不治。"隨之,孫老開藥方一付,交與李,並囑之:"速購服,七日後可愈。"於是李遵孫老所囑。服藥三日後,李便半身青 紫,七日後乃愈。從此,李深服孫老之神技,常伴孫老左右,得孫老形意、八卦、太極之傳。李玉琳是這批弟子中得孫老所傳最多者。以後李隨孫老南下江南,任上 海儉德武術會會長,並在南方開創了基業。李玉琳對孫氏形意、八卦、太極,武當劍、楊式太極等均有較深的研究,晚年尤嗜太極拳,終成為一代武學名師。
  


  鄭懷賢,生於1898年,幼習戳腳翻子,師從魏昌義。後又從京北名拳家"神鷂子"陳魁習藝,尤得其接骨之能。1924年春,鄭經陳魁介 紹,拜在孫老門下習形意、八卦、太極,從學四年。1928年,鄭南下上海,經孫老推薦,在上海某學校教授國術,遂立業江南。1936年,鄭被選拔進近代首 屆國家武術隊,作為表演項目參加柏林奧運會,其所表演的飛叉是當時最為轟動的節目之一。解放後,鄭當選為第三屆全國武協主席、成都體育學院院長。地位顯 赫,為現代武術界之翹楚。
  

  肖格清,生於1891年。幼從郝恩光習形意拳,1915年,從孫老習孫氏形意、八卦、太極。1923年,肖南下上海,因技藝高超,得上海精武會 吳志青、陳鐵笙等欽服,結為好友,組建"中華武術會"。後與名拳家"江南第一腿"劉百川切磋,不分軒輊,得劉之盛讚,於是結為金蘭,時劉長肖21歲。後經 劉引見,肖又結識青幫名流黃金榮、薑懷素、杜月笙等。以後又與"新施"、"永安"等百貨公司的保安總教師"鐵砂掌"名家劉高升、氣功奇人陶紅慶、攔手門大 師付采軒等結為好友,眾人對肖之內外功夫無不稱道,肖遂成為上海武術之風雲人物。三十年代初,上海習太極者甚眾,一些人常以發人遠近論高下。肖頗不以為 然,肖曰:"發人數丈外,是玩拳,有何難哉?!實戰打法,一接手,勁就要入到他體內,使他回不得手。把人向遠處發,不過是玩玩勁兒而已,能有多少勁兒滲進 去?"肖不僅功夫硬,且通文墨、善交遊,三教九流中朋友甚多,故能立足上海15年,直到8.13抗戰。
  

  李敦素,生於1904年。李是形意拳名家李文亭之子。1924年,李在天津拜在孫老門下,習孫氏太極拳及形意、八卦,從之四年。1933年10 月,中央國術館舉行第二屆國術國考,李被聘為評判委員,是最年輕的委員之一。李敦素潛心研究孫氏形意、八卦、太極數十年,功夫深純。解放後,李雖隱居京 城,然而無論是技擊實戰還是問勁推手,圈內人士無不欽服。如京城名師陳發科、胡耀真、吳玉寶、陳子江、唐鳳亭、唐鳳台等皆與李過從較密,常訪李共同研究技 藝。崔毅士、汪永泉、劉晚蒼等亦曾來李處問技。其中,汪永泉之太極拳身步多借鑒李之太極,故汪之太極與一般楊家太極多有不同。如汪之太極,其架子較高,弓 蹬步遠比楊澄甫式要小,其跟步之意已蘊涵其中。此外,戳腳翻子大師吳斌樓、查拳名家常振芳等與李私交亦深。李喜研究,不逞強,好練寡言,在同代拳家中頻具 威望。
  

  孫老武功之高深,曠世絕代,技通於道,依乎天理,神乎之遊刃,一生被人生視為神人。故一些達官顯貴因仰慕孫老神技而折節下交,有的還拜在孫老門 下習藝。如前有清室肅王意公、及軍機大臣鹿傳麟之子、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之子等,後有軍政界名流徐樹錚、李烈均及薑懷素等。這些人大多是名義上學,但並不 真下苦功。其中真正下了番功夫的,只有鹿傳麟之子鹿季子。清末,清政府在京郊舉辦過一次"天下英雄會(即演武大會)",邀集南北各派好手前來比武。孫老應 邀前往,經比試,孫老技冠群雄,被譽為天下第一手。(據傳李書文初聞孫名時,不知虛實,遂訪孫。之後,李書文與人曰:"蒲陽孫祿堂當推當今第一手")。季 子慕之甚,欲拜師,孫老婉拒之。孫老返鄉後,季子尾隨不舍,後為表心誠意跪於雪地不起,孫老感其誠,納于門下。季子從孫老習藝數年,頗具功力。以後二十餘 年,季子雖不能常伴孫老左右,然亦常到孫老家中請教,直到孫老駕鶴西去。
  

  五、江南設教時期(1928-1931)。時南北統一初成,國民政府成立中央國術館,設立于南京,聘全國最負盛譽之武術家來館中擔任要職,孫老 被聘為武當門門長,並享受與館長張之江一樣的最高一級待遇。當時國術館內派系鬥爭嚴重,一些人動輒滋事。孫老鑒於館內人事矛盾及嫉之者眾,深感此處不具備 研究武學的條件,於是辭職,到江蘇國術館任職。當時武林中有人誤認為孫老是因年邁,不敢與少壯們交手,故而退避三舍。然而當他們當中的一些自以為是者,跑 到鎮江一定要與孫老一見高低時,才發現孫老僅于閒庭信步、舉手投足間,竟無一例外地將他們打得魂飛膽散,疑為神怒。於是中央國術館的很多學員又跑到鎮江, 複拜在孫老門下習藝。這批學員中德藝具優、被孫老收為入室弟子且知名者有六人:胡鳳山、曹晏海、馬承智、李慶瀾、袁偉、柳印虎。此六人後來被譽為孫門六 傑,與隨孫老南下的北方弟子、孫門五虎--齊公博、孫振川、孫振岱、朱國福、朱國禎等並稱為孫門十一俠。此六人中以胡鳳山之功力最深,曹晏海之身手最靈, 馬承智之手段最多、功夫最硬,此三人為當時武林青、壯年拳家中(50歲以內)最善戰者,代表了當時擂臺搏擊的最高水準。此外李慶瀾之膝、肘、腿之連用,袁 偉之貼身摔,柳印虎之擊劍,亦皆為時之一絕。胡鳳山生於1896年,柳印虎生於1901年,曹晏海生於1902年,他們三人於1928年12月拜在孫老門 下。馬承智生於1888年,袁偉生於1898年,李慶瀾生於1901年,他們三人於1929年3月拜在孫老門下。
  

  1929年5月3日,經浙江政府主席張靜江提議並於省政府第223次會議上通過,浙江省將籌備發起國術遊藝大會,並通電全國,邀集海內外拳家來 浙省交流。此事一經公佈,便轟動全國,成為當時武林空前盛事。經半年準備。國術遊藝大會於1929年11月16日開幕。時全國名拳家幾乎盡聚於此,一些異 僧、神道、隱俠、高士甚至日、俄等國的拳家亦來此觀戰。當時大會允許任何人上臺比武(包括外國人),但因比賽規則限制甚少(除挖眼、掐喉、抓陰外,一切方 法皆可使用),且比試時徒手(無拳套)無護具,故搏擊激烈,外國人始終未敢登臺比武。
  

  在整個比賽中,以胡鳳山、曹晏海二人的表現最為出眾。比賽打至前六名時,所有參賽者中唯胡鳳山一人未嘗敗績,且無不勝得乾脆利索。如,時有江西 老僧攜二徒前來觀戰,二徒技癢,欲登臺一試,老僧恐二徒不濟,遂親自登臺。老僧體魁偉,兩目炯炯,神氣逼人,眾選手皆生畏意,唯胡鳳山願向老僧挑戰。甫一 交手,老僧即以連珠拳蹋中直進,胡作後退狀,兩腿以偷樑換柱式,移形換影,似退而實進,老僧拳至,胡拳亦至,反在僧先,飛拳正中老僧前額,當即將老僧額骨 擊陷。老僧頓時錯厥於地,遂被急救車送往醫院。胡鳳山此役,得眾拳家交口稱讚,其是奪機與發力、戰術與功力成功結合的一個範例。武林名宿黃元秀認為由胡鳳 山此戰中可領略出俞大猷《劍經》中"拍位"一詞的意蘊。俞大猷之《劍經》曰:"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拍即拍位,指技擊中的 節奏亦即動靜交變之機。胡鳳山此役通過適時地利用一個前後交叉步,將誘機(順敵之勢,誘使戰機出現)、奪機、發力這三者有機地結成一體,一氣呵出,充分體 現出他對雙方技擊節奏的準確把握,以及對自身整勁運用的功力,故能產生一擊制敵的效果。
  

  此次比賽打出前六名後,按照李景林的意思就不準備再打了。李景林根據前面的戰績和表現,認為胡鳳山技藝、功力確實高出眾選手一籌,故要算胡鳳山 第一。胡鳳山說:"何必算我第一,都打到這份上了,還是接著打吧。"於是決定第二天在這六人中進行總決賽。當晚,六人之中的朱國祿和王子慶找到胡鳳山,請 胡鳳山吃飯。他們對胡鳳山說:"胡師兄,你的功夫我們沒法比,咱們之間沒什麼好打的。明天你一出手我們就倒,作個樣子算了,免得受傷。"由於胡鳳山平時與 他們切磋時,他們確不是對手,故信以為真。第二天,首由胡、朱對陣,朱以連環拳出擊,待朱到了跟前,胡隨手打出一拳,未用真勁,出手亦慢,不想朱不僅未倒 地,反借胡出拳露出空檔之機,猛然進步反臂,胡於措手不及中被打中面門,當即昏倒在地,半小時後方才蘇醒。隨後,胡鳳山又要與王子慶比賽,此時胡的精神恍 惚,技術、勁道無法恢復,勉強苦戰,與王纏扭在一起,同時倒地。倒地瞬間,胡稍稍在下。當時評判席中有人判平有人判胡負。胡起身後還在為剛才上了朱國祿的 當面悔恨,對評判席說:"算我輸,不打了",於是離場。胡最終只獲得第五名,以後愧悔負氣,連領獎大會也未參加。
  

  胡鳳山在此意外挫折的打擊下,心理上難以承受,在以後一段時期內,技戰術和功力都無法恢復到原有的水平。在隨後舉行的上海國術大賽上,胡又負于 郭世銓,遂遭淘汰。胡由階及巔峰則後落入穀底,究其因乃心理因素所致耳。當功力與技戰術都較為成熟後,心理素質尤其在意外情況下的心理承受力將起重要作 用。時胡鳳山隨孫老習藝僅一年餘,雖在功力及戰術上均有突破性提高,但尚未進階到修心的層次。經此一連串失利手,胡尊師囑,閉門靜思,反求諸已,遂心緒漸 平。孫老始授胡修心功課,歷經三月余,胡之精神煥然一新。在1930年舉行的蘇省國術選拔賽上,胡鳳山再遇朱國祿,時朱國祿一上來即以快拳出擊,胡鳳山則 以截法踐機直上,以拳截拳,當即將朱國祿的腕骨擊斷。朱國祿遂不堪再戰,而告負。此賽,胡鳳山以不敗戰績獲第一名,於是威名重振。
  

  曹晏海,幼習滑拳,1928年4月,進入中央國術館學習國術,從馬英圖習通背,從郭長生習劈掛。在同年10月舉行的首屆中央國術館國術國考中, 曹僅通過預試即遭淘汰。曹由此失利,深感需打破門戶之見,博採眾長,以彌補自身缺陷。遂經副館長李景林介紹,拜在孫老門下習藝。
  

  初,孫老命曹晏海演技,曹示以通背、劈掛、滑拳等。觀後,孫老曰:"汝之技,無需再習形意、八卦、太極諸藝,只需換一付腿"。原來,曹上肢已練 得頗有功夫,只因步拙腿僵,故在實戰中難合其用。於是,孫老未授曹任何拳架,只授曹"飛九宮"之術。"飛九宮"者,乃地插九軒,人在其中以所善諸藝往來穿 梭(《拳意述真》中論之甚詳)。數月,經孫老悉心教授,曹之步法由拙漸活。於是,孫老又授曹散腿之用。所授散腿皆由八卦暗腿演化而出,因曹已有"飛九宮" 之基礎,故能得此散腿之用。
  

  孫老之用腿與眾不同,教授時,孫老將雙手背于身後,對曹說:"我不用手,只用腿,你隨意攻守,注意,三秒之內我必起腿。"言罷,孫老潛步走近, 曹剛要出拳或出腳,孫老的腳已抵在曹的心窩處。如此反復多次,總是如此。曹總是奪不著先機,又擋不住、化不開、躲不及,而孫老的腿法很簡單,就是一抬腿而 已。原來,凡人用腿必先移重心,否則無法平衡,故腿動必先肩動。所以,只要集中注意力,在對手出腿時,一般還是可以作出反應的。然而,孫老出腿時,卻無這 種跡象,故使人防不勝防。於是曹晏海問:"孫老師,您出腿時,怎麼全身竟無一絲跡象,好像憑空出來了一腿?"孫老曰:"這是因為我周身各處都能作為重心, 故能出腿時與出腿前一個樣。所謂暗腿、第三條腿就是指這種功夫。此需有一定內功基礎,才能做到"。於是,曹又得孫老內功修養之傳。從此曹只食素,不食葷, 以後練成輕功,有"草上飛"之美譽。
  

  孫老教授曹晏海近身用腿之法。兩人相距咫尺,孫老對曹晏海說:"近身亦可用腿,抹踢即是一例。"於是要曹任意進攻。兩人相對瞬間,曹突搶中門, 孫老一腿早到--膝頂、腿旋、足發,曹急後跳,仍被孫老的腿抹中,曹當即栽倒在地,臉色陡變,虛汗如雨,好一會兒,才得恢復。曹晏海說:"孫老師,您這一 腳雖然只是抹了我一下,卻使我不僅痛入骨髓,而且心如電擊,好像整個內臟都散了"。孫老曰:"此為內勁這威力"。接著,孫老詳細講解了抹踢的練法、用法、 變化和走勁。該腿踢出後,在空中的軌跡像個"8"字,速去速收,倏乎若電勁。退一動,就要蘊涵、潛換著足之踩踏、膝之沖頂、腿之旋搓、腳之貫劈,要一氣貫 穿。其特點是,不僅踢出後要力貫足底,而且整條腿都要有渾圓勁,也就是即使對手躲過了膝頂、足踢,只要被腿抹上同樣能發出威力。甚至在腳下潛回收的過程中 亦有用足跟劈釘對手之意。非得有很好的控制和利用自身重心變化的能力並輔以一定的內功,才能在實戰中用好這一腿。

  由於曹晏海此時通過"飛九宮"的練習在控制自身重心和內功修為上均有明顯進步,故能在月餘的時間內初步掌握了此腿的用法。
  

  在1929年浙省國術遊藝大賽上,曹晏海首輪即遇鐵砂掌大師劉高升。劉高升名震上海,善鐵砂掌精自然門,是上海四大百貨公司保安總教頭,門徒逾 三千,乃本次奪標之大熱門。劉賽前曾放言:海上拳家,只佩服肖格清、劉百川二人,餘者皆不在話下。此次比賽,肖、劉皆不參賽,故以為錦標非他莫屬耳。曹晏 海遇此勁敵,壓力頗重。比賽開始,劉即一掌向曹拍去,曹因也有通背、臂掛之硬功夫,故試接了劉一掌,頓覺半身麻木,幾不能支。好在曹冷靜非常,硬撐著架子 不散。其實此刻只是個虛架,再受不得一點力。劉則被曹的表像所迷惑,見曹竟能抗住自己一掌,一時不知虛實,未能連續進攻。劉一猶豫,曹便緩了口氣,暗自運 氣調身,急忙改變戰術,不與劉硬打硬接,而是與劉左右周旋,不時用所學之散腿,攻擊劉之下三路。此招果然奏效,使曹逐漸擺脫被動。其因之一,亦在於曹經常 作實戰練習,故應變能力強。而劉平日以大師自居與人鮮作實際較量,且平日之切磋又與比賽不同,平日之切磋多是相互試彼之長,雙方一試力,一般人都受不了劉 之掌力,對劉恭維有加,劉更是暗自得意。而比賽中,則是避被之長試彼之短。因劉實戰少,應變能力遠不如曹,故雖有駭人之掌力卻難得其用,劉打不著曹,於是 不免有些急躁,對曹喊到:"不許你跑,再跑算你輸。 "曹聞此言故作猶豫狀,誘劉趕來,趁劉搶進中,閃走外門,用低腳將劉勾倒。按大會比賽規則,倒地為負,劉即速爬起來,對主持評判的李景林說:是自己滑倒 的。李說:"就算你自己搬倒自己,也算輸。"這時曹晏海大度地對劉說:"劉老師,這次不算,咱們接著比吧!"於是李才允許劉繼續比。台下觀眾見狀,齊 呼:"曹晏海好漢!"這一下,劉的氣勢頓時去了一半。再戰時,劉完全陷於被動,一直被曹逼到擂臺邊。但曹因懼劉之掌力,一時也未敢輕進,仍是以低腿閃擊。 這時正好有服務人員為李景林倒茶,李指著灑在桌子上的水一語雙關地說:"把它抹下去!"曹聞此言,好像來了靈感,攻擊稍停,誘使劉急於轉守為攻,並趁劉出 手露出空檔之際,用上了新學的腿法,側身抹踢將劉擊倒在地。


  此戰獲勝使曹晏海名震武林。此戰獲勝使曹晏海名震武林。是役,反映出曹晏海良好的心理素質、出色的應變能力和善於窺測對手心理來制戰機 的謀略及在決勝關頭敢於運用新技術的膽略。此賽曹晏海終獲第四名。賽後,曹晏海進一步純化腿法技藝,在隨後舉行的上海國術大賽上,曹晏海力克眾多名手,奪 得冠軍,成為了當時的"武狀元"。此後曹晏海被浙江國術館聘為一等教習,深得副館長蘇景由、名宿黃元秀之好評,被譽為是當時武人之楷模。

  袁偉,山東濟寧人。曾習查拳、摔跤。1928年進入中央國術館後,從郭長生習劈掛。在同年10月舉行的國術國考中,袁偉僅通過預試,即遭淘汰。 不久,袁同曹晏海一起每週去一次江蘇館,從孫老習藝。孫老見袁偉有一定的摔跤基礎,遂命孫振岱教授袁偉摔跤中之絕技--沾衣十八跌,此皆為貼身快摔之法。 同時親授袁偉形意拳,以助成其整勁初,袁偉不欲學形意,而欲學孫氏太極拳。孫老曰:"觀汝之性,非能求道藝者,習吾太極,難以所成。而汝若求武藝有成,可 習形意,按吾之法,不需數月可得整勁,即可與汝之劈掛、查拳、摔跤合用。"於是袁偉從孫老習形意拳,先從百日站樁練起。孫老所授之站樁與孫老在《形意拳 學》中所攝之三體式不同。孫老所授袁偉的三體式是孫氏三體式,此式乃是孫老二十多歲時從南方雲遊歸來後,根據《易》、《丹》二經之理並結合自身經驗所創之 樁,得內勁快。該樁孫老向不輕授,直到1929年,孫老決定普傳該樁時,才補攝了該樁的拳照。

------------------------------------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TOB2&article_id=17438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