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札記之二

  • 七星拳
    • 口訣版本:
      • 《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武備志.陣練制.教藝八》:「七星拳手足相顧,挨步逼上下隄籠,饒君手快腳如風,我自有攪衝劈重。」
      • 《武備要略.長拳法》:「七星拳手足相顧,挨步進上下提防,恁伊腿快不須忙,我自有攪衝伎倆。」
    • 靜態動作分析:觀諸《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七星拳勢」圖譜,為拗步勢,右拳略屈,左手屈肘於胸前;另《武備要略.長拳法》「七星拳勢」則似「下插勢」,上身前探,左手握拳斜向下伸,右手掌立掌護於左膀前,左弓右箭步,與下插勢圖譜除左手變為掌外,幾乎一致。
    • 口訣釋義:
      • 七星拳手足相顧:先解後半,再論七星拳。「手足相顧」易解,乃指七星拳勢手足併用,相互照看之意。何為七星拳呢?觀其圖示,兩足前後分站,右手略曲 、左手似搭在右肘內之動作,陳氏太極拳「上步七星」與之略似。那七星為何義?自現在所知武術理論來說,至少有四種七星的定義:
        • 心意拳理論:七星即七拳,頭肩肘手胯膝足七種打法,又名七拳。
        • 陳氏太極拳、七星螳螂拳體系:七星所指乃指其動作形態似北斗七星而得名。頭為北極星、手為北斗七星斗勺,身體與腿為北斗七星斗柄。太極拳上步七星多做虛步,七星螳螂拳七星步多為前腿鉤足。由此可知,七星乃指前虛後實的步姿為主。
        • 少林七星拳、少林梅花拳或是道教禹步體系:七星乃指拳式行走路線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抱朴子內篇‧登涉》載:「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畢矣。」另《雲笈七籤.卷六十一.服五方靈氣法》記服氣時所行之禹步:「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禹步……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亦象陰陽之會也。」由此可知,禹步步型亦與前述七星螳螂拳七星步相同。
        • 少林拳系、陳氏太極拳及王征南內家拳系:依據金一明《少林拳圖解》記有「七星手」:「或掌或拳,曲肘靠近胸前,旋推旋進,用以偏身進步,兼攻併守之手法。」這動作在金一明少林拳中有「偏花七星」、「七星收手」季氏八極拳「疊手穿袖」、小洪拳之「釘步七星」;另現今陳氏太極拳「上步七星」一勢亦做此動作。另黃百家《學箕初稿.王征南先生傳》記有「斗門」解說:「左膞垂下,拳衝上前,右手平屈向外,兩拳相對為斗門。」則以雙手形似北斗七星為義,雙手輪轉則應指斗轉星移也,故有「斗門深鎖轉英豪」說法。
        • 其他:唐順之唐順之《武編前集.拳》亦載有七星一式:「直行虎打法三著,打左右七星拗步。」另明萬曆《新刻鄴架新裁五車萬寶全書.武備門》其中記有﹤邵陵拳歌﹥,其中寫道「七星拳進步難當」
      • 挨步逼上下隄籠:
        • 句讀唸法:這裡涉及句讀之學,應作「挨步逼上.下隄籠」或是「挨步逼.上下隄籠」?若從拗單鞭歌訣來看「拗單鞭黃花緊進,披挑腿左右難防」可以看出拗單鞭與七星拳的句讀讀法一致,應作「挨步逼.上下隄籠」為是。
        • 今人誤解:據王志遠﹤太極拳十大腿法斠解﹥「上步七星」一勢,即說:「上步七星是太極拳中上籠下提之經典拳勢。『籠』者籠環,籠罩,虛籠之謂。两拳交錯,環臂圓滿,籠環逼化,將敵籠罩在我既圓且滿的掤勁之下,意氣鼓蕩,意遠而勁長;虛腿同时徑直向前鏟踢。直線踢敵脛骨之正面,即迎面骨。因其勁短促,起脚又低,故稱之為『寸腿踢』。太極散手『上步七星』之踢亦有幅及襠部的,只是以踢迎面骨為主罷了。敵受我上之長勁籠環逼化,下之短勁產踢,必立仆於地。」王志遠所說寸腿踢簡單直覺,毋須多議,惟何謂上勁籠化則是不清不楚,最多也只是說明手型如環的外觀而已,並未說明手如何技擊,是環抱敵方或是環擋敵方等 皆不清楚。其次,王志遠很明顯地弄擰原文的排列,原文為「挨步逼上下隄籠」,如「隄籠」乃分別拆解的話,依習慣應為「上隄下籠」為是。其三,依陳子明所演示「上步七星」一勢,非現今演示雙手環抱動作,反而極似戚繼光所選「七星拳」一勢,則知王志遠所解「上下隄籠」有誤也。
        • 「上下提防」:另程子頤《武備要略.長拳法》「七星拳勢」歌訣,寫作「挨步進上下提防」,「提籠」轉換成易於理解的「提防」,歌訣意思變為「挨步逼進對手時,上下需提防對手攻擊」,意思倒也通順,但卻少了前述﹤邵陵拳歌﹥「七星拳進步難當」之霸氣。且觀諸戚繼光「七星拳」歌訣,皆有特意取手足上下相顧呼應之意,惟程子頤首句雖有「手足相顧」之語,但第三句僅提及「恁伊腿快不須忙」,缺乏戚繼光原句「饒君手快腳如風」之上下呼應,是以筆者不取「上下提防」之說。
        • 「上下隄籠」我見:依我所見,「隄籠」之義仍應從「提籠換步」說起。提籠換步是種變換前後足的步法,其名稱來自於八極拳,在其他中國武術拳系中,多以墊步稱之,如八步螳螂拳「墊步吹燈」是也。那麼提籠換步之提籠何解?根據許秋德所載劉雲樵師爺所述有三種說法,分摘述如下:
          • 北方大蒸籠,由於體積笨大,需換個式子才能提起。
          • 提宮燈的步子。
          • 提「功燈」的專屬步法。
        • 但我認為這種說法基本上全部不成立。上述說法雖取於民間傳統,但考諸所有記錄並未記載至任何與之相符的記錄,且說法有三,分指蒸籠與燈籠,顯示亦是從中猜測,並無確證。另外,有人論「提籠換步」應為「提龍換步」,易「籠」為「龍」,並論述如下:「提龍換步就是一個原地的束步劈拳,前腳一扣一束一擺一換。 也就是「束陰轉陽」。龍者,陽氣也。(所以說,非是燈籠的籠)。因此,提龍換步有轉陽之功。」亦純屬附會之說,不足論之。
        • 那何謂提籠呢?筆者竊以為,應從八極提柳刀談起。據載八極提柳刀,又稱提柳散陰刀,據一般介紹均寫及:「此套路所用刀形似柳葉。運動形式多以提、撩、截、劈、抹、刺為主,似風擺柳葉狀,故稱『提柳刀』。」惟提柳刀又有多個別名 如飄搖刀、驃姚刀、圈刀、提撩刀、提龍刀等等。所謂柳葉一說,據信純屬虛構,提柳與提龍應是「提撩」的音轉。提刀,乃是刀由下而上提起,刀鋒向上為提;撩刀是刀鋒向上,由下而上畫弧。據查京劇動作「倒提柳」即是提撩花的動作,另外戳腳門金背連環刀法中的「進步雙提柳」亦是進步提撩刀動作,故可信之。又據筆者所考,提撩亦或可解做「提溜」,可能更能解釋其義。「提溜」是明末以降常用的俗語,意思有好幾個,通常是指提著或拎著東西的意思。如清初《醒世姻緣傳》即第67回寫道:「那回回婆從裡頭提溜著艾前川一領花布表月白綾弔邊的一領羊皮襖子,丟給那覓漢道…」另外,提溜亦形容東西靈活圓轉的樣子,如明朝無名氏《僧尼共犯》第二摺:「慌的他兩頭兒低羞篤速, 諕的他兩眼兒提溜禿盧。」所以提溜同時有「拎著東西」和「形容事物靈活圓轉」的意思,亦與現存提撩刀動作相符。因此,筆者認為,提籠換步,或可解做「提撩換步」或是「提溜換步」,提撩可指前足提起墊步動作;提溜可指雙足拎起圓轉換步之意,比諸提籠、提龍等,更能顯示其中換步之意。
      • 我自有攪衝劈重:
        • 「攪衝劈重」乃點明七星拳勢技擊涵義,並由此「攪衝劈重」之「攪」、「劈」二字,理解七星拳勢真正運作情況。攪,翻攪也;劈,劈斬也。攪劈二字,與金一明所述「七星手」與陳氏太極拳「上步七星」練法「曲肘靠近胸前,旋推旋進」相符,惟金一明七星手與上步七星皆為雙切掌式,惟根據戚繼光及陳子明所演示,應為拳式,而且應往前推出,如此方有劈斬之用。因此,所謂攪者,乃雙手內旋翻出;所謂劈,乃雙手翻出下劈,又配合左右腳相互換步或是上步,故稱「上下隄籠」,亦即「上下提溜」、「上下圓轉」。如此,我們或許可重新理解唐順之《武編前集.拳》所謂「打左右七星拗步」之義。所謂打左右,非指此招往左右打去,而是指七星拳勢以拗步勢左右切換直打,因雙手內旋一翻,能撥來拳,翻上一劈直擊面門,配合雙腳上步挨進,故稱「七星拳進步難當」。
        • 解完攪劈,再談衝重二字。光從字面涵義,我們或可將「衝」、「重」理解為「攪」、「劈」的威力或態勢,此解亦非能論對錯,惟筆者心中有他解,僅供參考,非論孰是孰非。首先,我們先看整個拳訣:「七星拳手足相顧,挨步逼上下隄籠,饒君手快腳如風,我自有攪衝劈重。」從始句至第三句皆強調七星拳勢上下相合、手足相顧的特色,因此筆者認為攪劈既為手法,衝重應為腳法或步法。衝可解作衝步上前,惟重字何解?筆者以為,重字應為「撞」字,即搶步迎撞之意。之所以不用撞字,乃是因為押韻故,易「撞」為「重」。此為筆者一解,聊作閑談。
      • 口訣全文釋義:七星拳乃是手足相顧的招式,使用時欺身逼上,手足同時提溜轉換,饒你手快腳如風,我衝步上前雙手翻攪、並搶步迎撞、雙手劈砍打你面門。
    • 技擊用義:我擺七星拳勢,對方一拳擊來,我雙手內旋捲開敵拳,隨即搶步上前雙手劈擊對方面門;或雙方貼身近戰,我雙手各為對方所制或糾纏時,雙手內旋,配合提溜換步,帶對方雙手往下一挫,翻劈對方面門。
  • 倒騎龍
    • 口訣版本:
      • 《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及《武備志.陣練制.教藝八》:「倒騎龍詐輸佯走,誘進入遂我回衝,恁伊力猛硬來攻,我自有連珠砲動。」
      • 《武備要略.長拳法》:「倒騎龍佯輪詐敗,誘追進奏我回衝,恁伊力猛硬來攻,怎當我連珠砲動。」
    • 靜態動作分析:左弓右箭,上半身向左回旋後看,雙手正對後方來敵,左手打直,右手屈肘。
    • 口訣釋義:
      • 騎龍與倒騎龍:倒騎龍勢筆者以為乃源於槍法中的「白猿拖刀」,是種詐輸誘敵的假動作。
        • 騎龍:「騎龍」為槍法用語,其記載如下:
          • 戚繼光《紀效新書》:
            • 《紀效新書.長槍總說》之騎龍勢:「騎龍勢乃拗步槍法,進有撥草尋蛇,退有邊攔救護;梨花滾袖,似穿梭四面,是鎗雲籠罩。」
            • 《紀效新書.長槍總說》之滴水勢:「滴水勢,乃提顛之法,順手鳳點頭,披撲中取巧,進勢用騎龍,出可掤退勇,若還破低勢,難同伏地鎗,百發百中。」
            • 《紀效新書.長槍總說》之白猿拖刀勢:「白猿拖刀勢,乃佯輸詐回鎗法,逆轉硬上騎龍,順步纏攔崩靠,迎封接進弄花鎗,就是中平也破。」
            • 《紀效新書.藤牌總說》之斜行勢:「斜行勢,此乃直來橫受之法,動偏步上硬騎龍,以進人之左。」
            • 《紀效新書.藤牌總說》之躍步勢:「躍步勢,此乃騎龍如探馬,刀前牌後誘人來,轉過牌來刀在後,低平坐下靠和挨。」
          • 吳殳《手臂錄》:
            • 《手臂錄.卷一.槍法圓機說二篇》:「今以身法言之:上平朝天,壓卵護膝,機伏於上,實用在下;鐵牛地蛇,機伏於下,實用在上;跨劍、騎龍、伏虎,機伏於右,實用在左。」
            • 《手臂錄.卷一.閃賺顛提說》:「…此只正法也,正而無變,其用不神。故閃賺、顛提貴也。變而貼杆者,閃賺、圈手、螣蛇等是也;變而不貼杆者,顛提、滴水、認針等是也;更有大遠於杆者,則為拖刀 、騎龍等。蓋圈手、螣蛇,緊小銳進,見肉之革,但能開之,不能勝之,而開之又甚危,故以滴水、認針、拖刀、騎龍,步法闊大者脫其槍尖,而仍以圈手螣蛇貼杆之閃賺,從旁直進,然後得勝。」
            • 《手臂錄.卷二.步法》記有「騎龍步」:「回馬丟足而成。」
            • 《手臂錄.卷二.步法》「四門槍步」:「倪之沙家法,用白猿拖刀勢,左足不落實,謂之四門槍。落于前則為正勢;落于後則為退勢;落于左,右足用後【足甸】步,成順單鞭;落于右,退右成騎龍勢。」
            • 《手臂錄.卷二.行著》:「直走大梁:彼以極低勢入來,不可硬犯,其足跨開不能換勢,我以騎龍勢, 出其背後勝之矣,虛破實也。」
            • 《手臂錄.卷二.行著》:「跌膝槍:倪觀樓竿子誘勢也,擺騎龍勢,大蹲身,排出左足,彼扎來,收膝,右一點地即扎。」
            • 《手臂錄.卷二.馬家槍二十四勢》:「騎龍、認針,以左右轉換,轉角以救急。」
            • 《手臂錄.卷二.馬家槍二十四勢》之「伏虎勢」:「六封者,左右之上中下皆無空也。騎龍與此大意相同。但騎龍腳步大,兩手托滿,不虛靈,馬家難用,不如此勢。」
        • 倒騎龍:張孔昭《拳經拳法備要.少林寺短打推盤步法》:「倒騎龍勢梅花步,謹轉開門認分明。」
        • 吳殳《手臂錄.卷四.劍訣》「劍術三門左右中,右虎中蛇左曰龍」
          • 左龍右虎,至少在漢朝就已有相關說法,漢朝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服制像第十四》即言:「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食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禮之所為興也。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以龍虎作為左右之說,一直延續至丹道、風水地理等,成為民間文化一環。
          • 中蛇,乃是指騰蛇(或作螣蛇),《荀子.勸學篇》曾言:「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韓非子.十過》中亦有「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在一些較早期文獻中,騰蛇被視為玄武化身,而其星宿亦屬北方,如隋朝蕭吉《五行大義.卷五.第24論禽蟲》:「騰蛇居火之末,在土之初,而為灰神,以蛇配龜,共為元武,無有正方,故為灰神。」。惟後來道教中視騰蛇五行屬土,又疑似因中央為土,故易騰蛇為中央神獸(依《淮南子.天文訓》所載,中央神獸為「黃龍」:「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執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黄龍,其音宫,其日戊己」。後來在一些占卜或是風水地理中,騰蛇被視為代表中央,宋徐子平《淵海子平評註.卷一.十干所屬方位十二支所屬論》:「戊己土主中央(辰戌丑未位爲勾陳騰蛇之象)」
        • 騎龍與倒騎龍解析:
          • 騎龍勢:綜合上述資料,騎龍勢並非定式,而是動態的連續運動,敵槍來,我或在前或在敵之右,往敵左方斜行而去,進而拗步扎之,此乃槍法中「騎龍勢」之用法,倪觀樓「跌膝槍」與「四門槍步」說得分明,配合戚繼光藤牌刀法中的「斜行勢」之「動偏步上硬騎龍,以進人之左」,在在說明騎龍勢與騎龍步乃是由前或是由敵之右方,挪至敵之左方攻擊之法。又騎龍勢常與白猿拖刀勢合併運用,蓋白猿拖刀勢乃賺敵進攻之隙反擊手法,若轉身直迎敵方槍尖,實乃不智,故言「遂轉硬上騎龍」,實須配合「動偏步」三字,方能避敵槍尖,以橫破直,故吳殳乃言:「故以滴水、認針、拖刀、騎龍,步法闊大者脫其槍尖,,而仍以圈手螣蛇貼杆之閃賺,從旁直進,然後得勝。」
          • 倒騎龍:如是,我們方可進一步理解「倒騎龍」拳勢的用法。倒騎龍,類同槍法中的白猿拖刀勢,乃是詐敵誘追之法。為何稱倒騎龍呢?乃指步作騎龍拗弓步,惟身向後轉謂之倒騎龍。但在實用上,倒騎龍亦如槍法中白猿拖刀轉騎龍一般,亦須由倒騎龍勢轉上騎龍步,以橫擊破敵直擊。故倒騎龍亦非反身直迎敵手,亦是以橫破直手法,否則又如何「恁伊力猛硬來攻,我自有連珠砲動」。另依張孔昭所述「倒騎龍勢梅花步,謹轉開門認分明」,梅花步乃指梅花五步,「梅花五步,乃太極之義,循環無端,前後左右,皆可操練,其法每以步步占中心為主。」配合前述倒騎龍勢轉騎龍勢,則為我擺倒騎龍勢,右箭步踩中心,左弓步踩餘四點其中一點,上身左回後看,故此並非直背對對方;隨即對方衝上打來時,我即右足一收,扭身向後,隨即右足復踩中心,接著左足踩上,是為騎龍勢。
      • 口訣全文釋義:倒騎龍勢是假裝不敵敗逃,誘敵追入以創造我以橫破直的回擊機會,管他力猛硬來攻,怎當我雙拳連珠炮打?
    • 技擊用義:白猿拖刀勢在槍法運用上,可說十分常見。我以白猿拖刀勢後逃,彼槍扎出時,難以收勢,有足夠空間回身反扎。但在徒手格鬥中,這種應戰手法並不常見,因為徒手打擊回防速度,遠快於槍法,這種回身反擊的機會並不多,故與其說倒騎龍勢是拳勢,倒不如說是種技擊心得,藉由引誘敵手追打,趁其用勢已老,回身以橫破直連打。但在實用上,毋須作此拳勢動作,且需相準對方無法收勢變換動作之時轉身橫擊,方能出奇致勝。
  • 虛腳懸
    • 口訣版本:《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武備志.陣練制、教藝八》:「虛腳懸餌彼輕進,二換腿決不饒輕,趕上一掌滿天星,誰敢再來比並。」
    • 靜態動作分析:左手平舉朝左(或朝斜後方);右手平舉朝前;左足為重心腳,右腳提足高舉似蹬。
    • 口訣釋義:
      • 虛腳懸餌彼輕進:點明此式如倒騎龍勢一般,非主動進攻動作,乃是誘彼輕入攻來,趁對方輕疏大意,加以反擊之勢。
      • 二換腿:二換腿,乃是二起腿也。因一腳虛懸為餌,非以虛懸腳踢擊,乃以重心腳起足踢起,方有奇兵之效。
      • 趕上一掌滿天星:這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二起腿踢完後,我即上步往腦門一掌打去,打得他暈頭轉向;另一種說法,則是指二 起腿踢起時,我趕以右掌拍腳面,顯其踢速,滿天星則為踢中下巴的效果。筆者偏好第一種說法,原因在於戚繼光歌訣中,都會說明此拳勢後續接應變化,第二種說法僅是說明二起腿的動作和效果而已,與戚繼光解釋拳勢運用風格不符,故筆者採第一種說法。另依余象斗《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武備門.宋太祖三十二長拳勢歌》寫道:「懸腳騰空連一踢(妙在眼上一掌)。」則是寫明此掌乃打在對方眼上,故能打得對方滿天星斗。
      • 口訣全文釋義:右足佯踢,引彼來輕進來打或拿我右足,我即左足二起腿便踢,決不讓對方好受,踢中對方後再搶步上前往眼窩打他個滿天星斗,誰敢再來和我拼鬥呢?
    • 技擊用義:虛腳懸是虛實交換手法,先虛踢或是虛提足引對方來打或拿我腿,我即瞬間換腿起踢,或踢下體,或踢下顎,再上步補打對方眼睛。必須注意的是,二起腿踢中人時,才有「趕上一掌滿天星」變化,否則往往是對方疾退,此時衝步上前,並非最佳選擇,宜注意。

參考書目

  1. 葛洪(晉):《抱朴子.卷4》電子掃瞄檔,選自《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四·道家類》,https://archive.org。
  2. 蕭吉(隋):《五行大義.卷4至卷5》電子掃瞄檔,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3265。
  3. 曾公亮、丁度(宋):《武經總要.卷13》電子掃瞄檔,《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二·兵家類》,https://archive.org。
  4. 張君房(宋):《雲笈七籤.卷61至62》電子掃瞄檔,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404。
  5. 唐順之(明):《武編》,選自《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二·兵家類》,https://archive.org。
  6. 戚繼光(明-A):《紀效新書.卷7至卷10》電子掃瞄檔,選自《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二·兵家類》,https://archive.org。
  7. 戚繼光(明-B):《紀效新書.卷11至卷14》電子掃瞄檔,選自《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二·兵家類》,https://archive.org。
  8. 茅元儀(明):《武備志.卷90至卷91》電子掃瞄檔,https://archive.org。
  9. 余象斗(明):《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卷13至卷16》電子掃瞄檔,明朝萬曆27年(1599年)雙峰堂版。
  10. 沖懷.輯(明):《新刻鄴架新裁萬寶全書.卷18至卷27》電子掃瞄檔,明朝萬曆甲寅年(1614年)版
  11. 程子頤(明):《武備要略》電子書,選自《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第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
  12. 徐昇編(宋)、李峰註釋(明):《淵海子平評註》,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3. 黃百家(清):《學箕初稿》,選自﹤南雷文案.附卷﹥《四部叢刊初編》,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8974&page=1。
  14. 吳殳(清):《手臂錄》,臺北:逸文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
  15. 張孔昭著、曹煥斗註(清):《拳經拳法備要》電子書,http://www.ishare5.com/11023621/。
  16. 西周生(清):《醒世姻緣傳》,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773438&remap=gb。
  17. 金佳福、金一明(不詳):《少林拳術圖解》電子掃瞄檔。
  18. 閻德華(1936):《少林破壁》,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9月第3次印刷。
  19. 王志遠(不詳):﹤太極拳十大腿法斠解﹥,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06/12/7593597_22259041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