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卅一日陰雨 寒暑計八十四度 七月廿四日〖逸如、護芳、馮玉祥〗
(略)
徐季龍說太極拳
太極拳傳至(河南)陳家溝,以不傳外姓為約。有老師以開煤礦負債,呼族人,無應者,弟子楊露禪獨力為償之。於是召集族姓,語以此義不可不報,當傳以拳法,族人無言,楊遂受法。如此數年,了無進益,而平日一舉一動,動遭訶斥,跬步皆非,而不敢怨,及欲歸,乃請益,陳曰吾平日罵汝者,即教汝也,汝已盡之矣。言下頓悟,身心豁然。乃更授以刀法、槍法,皆不煩言而解,遂為河北大師,然絕口不與人談技。其昌大太極拳者,實其子班侯也。班侯好勝,逢人較技,故名大顯於時。兄笠農,弟鑒字鏡湖,技皆弗如之。然班侯不能授徒,與推手者輒仆倒。善教者推鏡湖,子少侯、誠甫,少侯兼師班侯,故出手頗有異同,然皆去祖父遠矣。少侯今年六十餘,其兄弟尚無敵於京師。
季龍之先君受業露禪先生之門,故季龍兄弟皆嘗師鏡湖。季龍云小時尚勤於學,後輟業久,雖復習,然去之已遠,不如其兄。云楊露禪嘗遇一精易筋經知點穴者,強與較技,堅辭不可,而敵猝來,應手顛躓數丈,趨往扶之,乃為所點,手不能舉幾一日。嘗語人,使他人遇此,廢矣。又云苟不往扶者,彼指安能近吾耶。有貴人邀往,令與武士較槍,方病瘧,強而往。武士雄偉,持巨槍,而楊選小桿者,甫一
交,武士拋擲至屋,上梯始得下。
李伯榮者,楊之巾表,技亦精,夜間與楊推手,忽失所在,覓之,乃隓牆外。一日,楊蹲溝畔,李潛自後推之,楊如故,而李自隓溝內,拯之乃起。後楊語李,技進矣,可更推我。李果推楊隓溝中,然李不敢承也。季龍因言技精由於熟練,諸楊於此日夜不休息,得暇即為,非每日作數時課也。其妙在黏、連、拈、隨四字。嘗見鏡湖與人較槍,槍不離人之喉,無法可撥去之。又凡手相接,重在能走,走則不留,而人之力皆無可用。然此尚非其至者,至者在接近,置拳於几,令人亦以拳抵之,一觸即傾跌至數丈,如球之相觸。此在力學原理可證明,初非力之大小,而係力之先後也。又云其先君初非以技顯,一日,跨車沿,馬驚,隓車下,●馬并騖輪由脊輾至臂,起而無恙,但臂腫月餘。車載過千斤,使他人當之,殆矣。
出處:1926年訒齋日記第十八 685~692頁
資料來源:中研院近代史所近代春秋TIS系統
------------------------------------
1.徐季龍:徐謙(1871年6月15日-1940年9月26日),字季龍,教名喬治,晚年自署黃山樵客,安徽歙縣徐村人。中國現代法學家、政治家。清光緒進士,入翰林,受命考察歐美法務,參與清末司法改革。民國間曾任法務總長,國立武昌中山大學(今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在南北政壇活躍多年。徐謙為中國現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貢獻頗多,著有《民法總論》和《刑法叢編》等法學專著。
2.笠農:楊祿禪長公子楊錡,字鳳侯,留下事蹟記載極少,笠農疑為號。
3.誠甫:應為「澄甫」,即楊健侯公子楊澄甫也。
4.徐權伯:徐季龍之兄,曾任民國初年廣東省政府司法廳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