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學寬與孫德宜演劍像(左:布學寬。右:孫德宜)
《追憶形意拳名家孫德宜先生》孟慶威
孫德宜(1904—1973),山西省太谷縣北沙河村人,是形意拳宗師車毅齋的第二代傳人,他自幼拜形意大師布學寬(車毅齋的入室高徒)為師,專習車派形意拳。在半個多世紀的武術生涯中,他晨昏演練,苦心鑽研,功夫日臻精善,特別是散手的造詣(太谷民間叫撕扒)更是達到了隨心所欲、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山西武術界被譽為「試金石」。
孫德宜先生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行四,自幼家境貧寒,為謀生計,除精心耕種幾畝薄田外,他還拜東村龍二貴為師學會做豆腐乾,他的豆腐於全縣聞名,所以人們習慣地稱他為豆腐乾四兒或孫四兒,久而久之,他的大名孫德宜就被人們忽視和淡忘了。
孫先生未上過學,但他天資聰明,無論幹什麼事總是有頭有尾,井井有條。艱苦的生活環境使他養成了吃苦頑強的品格。1914年的正月,剛剛十歲的他和幾個窮人家的孩子在街上玩,本村富戶段老財家的一只黃狗突然向孩子們猛撲過來,孩子們嚇得不知所措。他本能地順手揀起一塊磚頭朝狗砸去,正好打在了狗的眼睛上,狗調頭就跑,這一舉動,不巧被段老財的孩子看見,為此事他挨了段老財的一頓打,還讓賠了兩塊大洋才算了事。這件事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決心立志習武,為窮人家的孩子們出氣。從那時起他四處求師學武,1920年,16歲的他正式拜布學寬為師,專習車派形意拳。他天生一副學武的材料,身高一米八,虎背熊腰,膂力過人。他虛心好學,異常吃苦,再加之他天性聰明,功夫長進很快。一個三體勢一站就是一個小時;一種腿法,一口氣就踢上百次;一招一式,穩健扎實,同時他特別注重各種招式在實戰中的作用。他如飢似渴的求藝精神深得布師喜愛,布師每每與人交談時總是欣慰地說:「吾有德宜之輩,門下後繼有人矣。」
解放前北沙河村有一座鎮武廟,院庭寬闊平坦,這就是他晨昏演練的場地。他每天聞雞起舞,從基本功到徒手、器械一招一式,穩健、認真、毫不馬虎。練完套路就是擰大杆,近四米長的虎三杆(即大白蠟杆底部的周長用手握住後,拇指與食指之間的空隙還有三指寬的距離),一口氣就是上百次陰陽把。擰完大杆就是耍石鎖;五十多斤的石鎖單手舞花每次多在百次以上,中間穿插空中拋鎖、單臂接鎖、掌穿鎖心,直練得大汗淋淋方才罷休(此鎖現仍在北沙河村的郭棟亮家中)。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他的形意功夫在武豪群聚的太谷縣巳為公眾所推尊(太谷素有「武術之鄉」和「五星聚太谷」之稱。因為李洛能的形意拳八大弟子其中五人在太谷,他們是車毅齋、宋世榮、宋世德、賀永恆、李廣亨。其他的三位是河北深州的郭雲深、劉奇蘭,北京的白西園)。
孫德宜先生酷愛武術,尤喜散手,簡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除此之外別無嗜好。他煙酒不沾;其它歪門邪道與他更是無緣。只要是武林中人他都喜歡交往,特別是一些功夫上乘的武林前輩,他常常是帶上錢糧登門求教,花錢買打,從中吸取營養來充實自己。他歷來是吃軟不吃硬,對手越硬他越高興,他總講:「只有找到硬頭貨來較量,才能盡快提高自己。」他有個習慣,對形意拳械中的各種手法、腿法以及在實戰中的用法,必向布師刨根問底,務求盡解。北沙河村離太谷城內只有一里多路,布師住在城內小南街,他每天早早的賣完貨必到布師家中,一是求教,二是和同仁們過手。他認為自己適用的手法和腿法,一練就是上千遍,直到得心應手為止。布師經常講:「四兒是一個天生動手的材料(指散手)。」
在布師的培養下,經過數十年的實戰,他逐漸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散手技擊風格。他不但繼承發揚了車派形意拳拳勢精巧,舒展大方,發勁剛猛,柔剛相濟的技法,而且他精通左右上下十四處打法(即腳、膝、髖、肩、肘、手、頭、肚)正如山西省形意名家蘇登瀛(清徐縣徐溝鎮人)所讚譽的:「出手橫拳駒馬拼,翻手割脖緊相跟,中門虎形用的巧,下邊三腿建奇功。」這些是他慣用的手法,武術界同仁幾乎人人皆知,可是凡與他交手的,不出三招,必使你就範。記得1967年的冬天,山西跤壇名將劉春芳(曾多次代表我國參加國際比賽,後拜布學寬為師)專程來太谷北沙河村住在孫師家與孫師較技(當時筆者幾乎天天在場),劉先生使出了各種高招,但總是無濟於事,處處落空。劉先生非常誠實地對我們幾位在場的門人說:「孫師傅的手法、步法太巧妙了,我和歐洲人多次較量,從來沒有這麼被動過,孫師傅的散手功夫真正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了。」
孫先生在潛心研究形意拳的同時,還將太極拳的柔化之妙、八卦掌的身靈步法與形意拳的拳理拳法有機地揉合在一起、溶化於一爐。他步入中年之後,在練功的方法上更突出了內外兼修,練功與養氣並重。招招講究陰陽開合,處處注重吞吐化卸、引進落空、顧中有打、打中有顧、先顧後打的技法。他常常告誡門人:「未學打法,先學顧法,顧的精巧,打在其中。斬、截、裹、挎、挑、頂、雲、領,奧妙無窮。」他把這些經典理論非常成功地運用在實戰之中。
1950年,北京武術界有一位散打高手,胳膊上的功夫十分了的。凡與他較技之人,往往是臂膀骨折,因此人稱 「鐵胳膊」。為開眼界,布學寬帶領孫德宜和張永義、閆芝蘭、呂加麟、車彩藻等幾名弟子專程赴京一睹「鐵胳膊」的風采。適逢星期天,當時北京的國術館座無虛席,只見「鐵胳膊」的身後有幾個用繃帶架胳膊的人,一打聽才知是與「鐵胳膊」交手時所致。事也湊巧,「鐵胳膊」在。一陣演說之後正好來到孫德宜跟前,並很禮貌地說:「朋友,但來這裡的都是武林中人,請下場來切磋一下如何?」他徵得布師同意後,便下場與之較技。只見雙方一抱拳,「鐵胳膊」一個猛虎撲食,緊接著來了一個泰山壓頂之勢朝他的頭頂打下來,來勢凶猛,咄咄逼人,其速度非常之快,在場的人都為孫先生捏了一把汗。只見他不慌不忙巧妙而輕輕地使出一個迂回步鴛鴦腳,雙手用順手牽羊的招法,「鐵胳膊」 一下子便收不住腳爬出丈餘。對手不服再次交手,結果剛一出招,就被他一個反手割脖制服,從此兩人成了朋友。
1965年9月在北京山西飯店二人再次較技,結果「鐵胳膊」再次敗北,起來拉住他的手非常敬佩地說:「孫師傅技藝超群,在下心悅誠服。」諸如此類的事例舉不勝舉。1952年在太谷城內布學寬家中輕取北京京劇團的著名武生周雲樓(周因此拜布師為師);1970年在太谷燈光球場只一個右崩拳使一位山東硬氣功師佩服得五體投地;一位專業教練被他一個右劈拳打在左肩上,連退五、六步而跌出丈外,起來後只是搖頭;山西的名師張希貴先生說起孫德宜師傅也是讚不絕口。
孫德宜師不但散手技藝精湛,而且拳械雙能,無論單操對練、刀槍劍棍樣樣練得扎買到家。五行、十二形、十路彈腿,每天一招不少,他的雜式捶和六合刀、對劈八卦刀可謂叫絕,對練套路的挨身炮、九套環、獅吞手、十六把、五行炮、五花炮等都是進退有法,陰陽分明,看他與同仁演練這些經典套路,簡直是非常高雅的享受。還有形意六合大槍、撲刀進槍、大指子破棍等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戲。
1937年太谷被日寇侵占,布師受孔祥熙之托,帶領他和張永義、車彩藻、吳連富(楊凡生的師傅)等門人組織了銘賢學校(山西農大的前身)校產保護委員會,在校園裡習武成了專業。駐太谷的日軍得知他善技擊,便把他「請」到了日軍大隊部,挑選十名善摔跤的鬼子兵輪番和他交手,結果個個敗北。鬼子惱羞成怒,命令他把褲帶解下,只能用手提著褲子,這時鬼子拉來兩只狼狗猛撲亂咬他。他憑借驚人的技藝,左右躲閃,推拉拿送,直到狗精疲力盡也沒有咬傷他一口。鬼子兵一面伸大拇指,一面扣住他不讓走。布師得知後托人使錢幫忙,他才脫離虎口。此事多少年來在太谷一直傳為佳話。
1938年臘月初八,他以賣豆腐乾為名,為我南山八路軍買到一批藥品和染料送往南山,他騎著一輛舊自行車掛著兩個裝豆腐乾的木箱走到了太谷北張村北口(這裡是敵我拉鋸的地方),突然出現了兩個鬼子兵攔住去路,說他私通八路,端起刺刀要對他下毒手。這時他一面應付鬼子問話,一面機警地用眼掃了一下四周,再沒有發現其他鬼子,他突然來了一個扳手炮一拳狠狠地打在鬼子面部,鬼子立刻倒地口鼻出血,暈死過去;另一名鬼子「八格」一聲端起刺刀「嗖」地一下朝他胸口刺來,說時遲,那時快,他突然一扭身用順手牽羊使鬼子撲空,「啪」地一聲右腳早穩穩地踢在鬼子襠部,這個鬼子也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先後只用了幾秒鐘的時間,就解決了兩個鬼子兵的戰鬥力,他立刻背起鬼子的兩支三八大蓋槍和近百發子彈,騎車一口氣跑上南山,為抗日立了一功。
孫德宜先生一生以弘揚形意拳為己任,傳授弟子們總是一招一式循循善誘,耐心細致,從拳理拳法到實戰中的用法,都要講明講透。山西社會主義學院的車向前教授(省形協常務理事)向他請教劈拳的用法,他整整講了一個上午,可見他對拳理拳法的研究何等的深刻。弟子們在他的教誨下,認真學習,刻苦鍛煉,堅持不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形意拳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孫德宜師的晚年特別注重形意拳的改革與創新,博采眾長,為己所用。他常對弟子們講,「藝無止境,要永不自滿,永不停步」,他總把形意拳的「六合為法」、 「陰陽為母」、 「四象為根」(熊項、龍身、雞腿、虎抱頭)、「三節為用」等基本拳法原理掛在嘴上,他身體力行,不斷地總結探索。他諄諄告誡門人:「練拳要講究內外兼修,陰陽開合和吞吐化卸。不懂陰陽,就叫瞎忙;不懂開合,辛苦白搭;不懂吞吐,純屬瞎闖;不懂化泄,叫做莽漢。」他說:「與人交手要緊記一個『快』字,出手似箭,回手似電,只有快,才能使對手防不勝防。快,要內外同時快,內快,指頭腦反應快;外快,指手法步法變化快,因為機會一瞬即逝,你只要慢十分之一秒就有可能被對手吃掉。」他還形象地說:「頭為總領,眼是先行,腿是戰馬,手是兵刃」, 「打人如親嘴,貼身近打全憑腿」,「光是手到不為能,手足齊到藝為真」,「打人不露形,見形不為能」,「手打三分腿打七,步法不靈不能得。」他在《散手精義》一文中十分精闢地指出:「頭敏(指大腦)如貓捉鼠,能隨機應變;眼敏如飢鷹觀兔,能預察良機;手敏如捕食之餓虎,能出奇制勝。」1965年冬,在他的口述下,由我執筆寫成了《形意散手精義》初稿,中集中了他半個多世紀練功和散手的經驗體會,並把三百多個實用手法、腿法、肘法拍成照片,其中光一個劈拳的用法就有三十多種手法,真可謂中華武林中的散手寶貴資料。
可惜還未來得及發表,十年內亂席捲全國,他被扣以莫須有的罪名長期遭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他用半個多世紀積累的武術資料和《形意散手精義》初稿全部化為灰燼。1973年正月初三他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終年69歲。他逝世的消息不徑而走,省內外武術界同仁四百多人冒著風險前來送別武壇散手巨星孫德宜先生,花圈足足擺放了三百多個。山西形意拳名家蘇登瀛老師傅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哭道:「一座武林巨星隕落了,可惜可惜!」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撥亂反正,強加給他的一切不實之詞被徹底平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又迎來了百花盛開的春天,中華武林百花爭艷,形意拳壇人才輩出,中華武術走向世界,進入奧運指日可待,孫德宜師傅在天有靈,必定會含笑九泉的。
資料來源:http://www.cnkungfu.org/kungfu/2009-02/2164p4.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