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亭先生像
〈劉月亭先生小傳〉佚名
案:上個月發帖介紹了田瑞卿、師爺王增祿和家師吳巧玉三位先生,唯獨漏掉了劉月亭先生。其實劉先生是應該最先介紹的,但是由于筆者考慮到,師哥單長文在《祁家通背拳》一書中對劉先生已經進行了介紹,故而沒有多加撰文。不過, 筆者覺得單長文書中所述并非盡善,且為了此blog結構上的完整,還是發表了此篇。此篇以“國強武術社社長劉公月亭碑銘”為底,參考了《祁家通背拳》中劉月亭傳,并根據吳師口述,對于細節作了必要補充。
劉公諱長春,字月亭,以字行,河北寶坻東關人。少負大志,年十二即游京師,首拜陳振芳為師學彈腿,數載即已可觀。陳師查其品學兼優,特秘授祁門通背,後陳師逝世,幸得師爺“飛刀”陳慶引薦,轉拜王占春先生門下,風霜雨雪,從未間斷,埋首苦練廿載,藝遂大成,刀槍拳劍無不精純。手法以老祁門之擒斫、拍掌、劈山炮等為主,兼得少祁門手法之妙,功至爐火純青之境,然鮮為同道所知。
民國初,為弘揚國粹,劉公始收門生,然擇才甚嚴,非體堅身正者難得其傳,故當時從學者僅三五人。民國九年春(1920年),劉於知交敦促之下,於北京東四牌樓十條胡同始創“國強武術研究社”。教學十載,生徒不下百人,無論貧富,一視同仁,惟好學者優之,于是名聲日盛,求教者日眾。當時各通背名宿皆前往切磋問藝,先后成名武林之張策、修明(劍癡)等同代高手皆是常客,且受益匪淺;嘗同與劈掛名家王榮標、通背名家梁海茹兩人較技,勝之,三人遂義結金蘭,自此王便常向劉公請益,并引薦弟子胡大印(悅曇)、愛女俠英、俠林姊妹隨劉公學藝。劉公門下髙手如雲,如孫炳岳、姚寶琦、金寶錦、胡悅曇(此四人為劉門下“四大頂門杠”)、楊桂林(步蟾)、王增祿、張恩(聖武)等等。因與田祥(瑞卿)先生交好,彼此引為知音,故而劉公仙逝後,其門人依照其囑托,皆轉拜於田公門下,深造少門技藝,故而其門下弟子多能集老少門之大成,對後世影響深遠。自此劉月亭為後學尊稱為“十條老先生”,而“十條”亦成為通背後學心中聖殿,無不神往,至今馀韻猶在。
劉公性豪爽正直,為人仗義,嫉惡如仇,舉動果敢。嘗赴中山公園演武會,因其師徒無端為安置於臺下演練,不得登臺入席,深以為不公之舉,遂登臺怒斥,聲稱“若有不服者,可以師對師、徒對徒之法對陣較技”,忿忿之下,以足震地,應聲碎裂,時各派名家齊聚,聞見此景,竟無一敢動,張之江無奈,只得請劉公入賓席就座、弟子登臺獻藝。民國四年(1915年),修劍癡前往東北遼寧,途中費用,皆得劉公資助,後修成名東北,傳藝關東,終成大家,其中劉之功勞,不言而喻。
劉公畢生以武為業,曾受聘於朝陽俄專、法政畿輔、鐵路大學募警講習所等學府,任國術教師或教官,後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受內政部委任,擔當警官高等學校拳術教授。晚年譽滿京城,曾被授予“十老武術家”之稱號,無愧為祁門通背第四代領袖人物,堪稱一代通背大師。
資料來源:http://gjl1989.iblog.com/post/209805/5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