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祥   

劉緯祥先生像

 

《國術講義--行意拳譜》

說明:此文稿殘缺不全,且文字模糊,版主有所校正之。其中有姓名有誤者,先述其誤而正之。若有衍字,則另註()以說明;若有建議則()說明;若有缺字。則補【】;若有不可辨之字,以□示之。

 

劉師緯祥小傳  pp.1

    劉師緯祥,河北河間人,行意拳名家郭雲深先生之高徒也。吾師既得郭先生真傳,復從白西園、宋世榮諸先生遊,盡得其妙訣,朝夕苦練,數十年如一日,術益精。迨遊平東與西陵等地,角技獲勝,名震一時,故所收弟子亦日眾。民國元年,應河北省立保定中學之聘,擔任國術教師,兼任前河北大學、河北省立保定師範國術教師,自河大改組,保師易長後,辭該二校兼職,專任保定中學事。民國廿年清菀縣保定市國術館成立,吾師被聘為副館長,無(論)遠近慕其名而來請益也,輒獎掖之。然則保中國術之人才輩出,及保定國術界之所以大放光明,莫非吾師之力也。吾師已年逾七旬,而精神矍鑠,勝似壯夫,即此則可見其工夫之深且久矣。余即幸列劉師之門,□朝久(應作「夕」)追隨,獲益殊多,因力之誌。

                                              閔人劉雨樓謹誌

 

保定中學行意拳講義目錄

序言

上編

第一章  行意拳之意義

第二章  行意拳與形意拳

第三章  行意拳為內家拳

第四章  行意拳之歷史

第五章    扶住丹田論

第六章  丹田呼吸即自然的深呼吸

第七章  五行拳及十二形

  第一節  五行拳

  第二節  十二形拳

第八章  七步工夫及學藝須知

  

中編

行意拳譜

岳武穆行意九要論

交手法

附錄

□□□□□□□□□

 

〈保定中學行意拳講義‧序言〉  pp.4~6

余師劉鳳綸先生字緯祥,河北省河間縣人,為行意拳名家,郭雲深先生之入室弟子也。少隨郭雲深、宋世榮習拳於西陵,得郭先生之剛、法宋先生之柔,融會貫通,遂成名手。壯年遍歷黃河南北,從白西園先生遊,得其精微奧妙,復在北平連絡同志,同與探討,以發揚拳術之真義,且性極俠義,故國術名家無不耳其名者。民國以來,執教於保中、二師、河大三校,幾二十年矣。每日仍鍛鍊不懈,日復為故,年已七旬,而精神矍鑠,猶不減當年,其熱心教誨,尤足令人欽敬。教授之餘,每道及當年俠義事,娓娓動聽,殊令人興起,並特講述及行意拳之精妙、義意、流派、支派、練習步驟,及應用方法。余輒隨時記載,數年來竟得數篇。近世海內賢豪、拳術專家,對於國術之提倡,不遺餘力,而討論悉皆公開,余曷敢密秘,茲特略加整理,及先公諸同好,以求海內國術家之指正。

民國二十三年四月

門人

  安國韓超群於保中

上編

第一章  行意拳之意義  pp.6~8

行者,行動也;意者,心意相合也。行意拳,即行動與心意結合相化之謂也,亦即力行其心意而見諸實行也。按行意拳本不講什麼拳套,專講求它的功用,或用以養身,或用以制敵。譬如,練的時候,可以按著拳套,而對敵的時候,還按什麼拳套;且一手一式,練的時候是一樣的練法,使的時候,又是一樣的使法。蓋見於架式,固為拳;即不顯於架式者,亦為拳。如能使各種作與心意相合,只要氣有所歸,而意有所止,則隨時可發而為拳,隨地即其功用,此所謂意自心生,而拳隨意發也。彼拳本無定勢,無論有套數□,及無套數北,都成其為拳。先師嘗云:「行步即是拳,行走即是練拳。」將拳練得與走道路一樣隨便,行走的時候也一樣的練拳,即將拳練得不加思索,而應付自如。心動即意動,意動即氣動,氣動即力動,將心意氣力合而為一,拳自能發得出而使得上。故行意拳之練習只要心意自然,氣力隨和,胸襟展開,隨時操演,隨時可以應用。為氣往下沉,扶住丹田,而力貫周身,不必胡亂用力,即能得到許多益處。無論或坐、或臥、或立、或走,只要扶住丹田,而氣有所歸,意有所止,百病自消,身體自健。寓拳術於坐臥行走之中,用意斯深,為旨斯功。

 

第二章  行意拳與形意拳  pp.8~10

「行意」與「形意」,名雖異趣,拳則為一。現在許多人將「行意拳」的「行」改用形象的「形」字,而曰:「形意拳」。他們的意思是說內意而外形,或在內為意,而在外為形,就是將心意形之於外表,或表示之於形象,這自有他們的道理;而我們自來用「行」,而名曰「行意拳」,其意為此較深刻,去行意拳之極,必須姿態、神氣、動作,合而為一,練成「形為猴象」,即所謂「拳打子午真行(形)」。子午形即猴象,乃還得人云本面目,即功夫愈大、程度愈深,其打法、用法都有猴的奸滑、抽撤、靈實、伶俐之妙趣,即一舉一動亦莫不為這種神氣,只要能做得出來,豈不是把心意實行出來了嗎?苟非動作與心意相合而相化者,曷能臻此?若只是表顯一種樣子,而專模仿猴的表面姿態,而不能顯出猴的真正精神來,則失卻拳之本來意義了。所以吾人主張以為「形」的意思,不甚徹底,因為「形意」是將心意拿形象來表示,但表示的形象,有時不真切,是皮毛的,不是從心坎裡發出來的──就是表示了一種樣子,而不是一種精神。因此謂「形意」為行意,將心意實行出來,就是隨便的走路,也不要忘了相合的心意!

 

第三章  行意拳為內家拳 pp.10~15

  拳術分為內家、外家。內家講內功,專講練氣;外家講外壯,專講練力。內家練氣力相合,力之新到,即氣之新到,使力有新案托,氣有所著落,則力自用之,而氣之充乎周身。譬為拳出,而臂膊不許伸直,伸直則力已散去;又不許太曲,太曲則力未發出。宜取似直不直,似曲不曲,則為自舍蓄不盡,便於進出退守,而應付自如矣。

譬為練拳的時候,必須將氣沉於丹田,即休息的時候,宜使氣充於丹田,使它慢慢散去,丹田不固,全體必定鬆懈無力了。

外家拳是不注意氣之為何,專注重力之大小,練的時候,只求急促忙迫,以致氣吁喘息,在所不計;及休息的時候,更不管氣之所在。操演時,只去用十分的力量,將臂伸的直直的,拳打的遠遠的,唯恐打不著人。豈去此種打法,敵人極易閃避,此時之拳,再進實無不進了必發跌;再退更無不退,退必遲緩,此所謂不易進攻,不易退守之法也。故謂氣力有著落地為內家拳,而無著落地為外家拳。

拳術本無所謂內家及外家,最初都是一家即是同源,其所以有派別的原因,乃是後來因經遇(應作「過」)久遠的年代,漸漸演化蛻變而成的。受環境的支配,那是自然的趨勢。譬如同是一個祖師傳下來的拳,有得精萃的,有只得皮毛的,有練工夫大的,也有功夫下的,復工夫大而且得精萃的人,再教人乃不失真傳。彼工夫小而只得皮毛的人,則愈傳愈壞,愈失本來面目。此所謂「蘿洞傳蘿洞,一傳三不醺」了。但此也,彼所得乃差也。而所教□當然不好,猶可原諒,如彼所學而真有獨得之處,仍密而不宣,即所謂「留下幾手」後致使某拳失傳,那就是大大的錯誤!但是以「非得其人而不傳」,有一番苦心,仍可原諒。

此某某學了這種拳,就致力於此種拳;某某學了那種拳,就致力於彼種拳,將各有所增益而傳之,愈往下傳越不像一類拳了,久之派別遂分,而門戶以□。推求其根流,乃是一類拳當然就是一家。既是一家,何必再有派別之分呢?因為按拳術的趨勢,是自然形成的,我們不能諱言。不過拳術家最大的毛病有固執成見,而有傳統的思想,皆以自己所練為是,而以他人為非,即所謂門戶之見為真正不錯,猶有保守發揚的餘地為實在不好,那何必詡自誇呢?

我的意思是各種拳有各種拳的好處,優點多者保存之,優點少者,去其劣點,而存其優點,互相比較、互相補益,以期得一完正的、精粹的,發揚而光大之。總想我練的是某種拳之奧妙處、實在處,才能明瞭拳之真義,才能取得到拳之妙用哩!譬如外家拳何嘗不想練氣?但不著想於氣,而只想於力,而將氣就不管了。假為他不但管力,而且管氣,使氣得到著落,那麼外家拳和內家拳又有什麼區別?破練內家拳,只管拳套胡亂有力,卻把氣忘到九霄雲外……味道呢?吾如曰:注意練氣,那一種拳豈不屬於內家拳;忘了練氣,那一種拳又非外家。練的路數相同,採得意義一樣,即都成了一家。若一同循著一樣的路子走,豈不達到一定的目的地,那就得到拳術的真義了。

 

第四章  行意拳之歷史  pp.15~31

    拳術創始於達摩老祖,達摩乃印度人,梁武帝迎王金陵與談佛理,後渡江至魏,止於嵩山少林寺(在河南),面壁九年而坐化。當達摩與弟子說法之日(應作「時」),以為欲起凡入聖,達到樂□,非有健全之體軀不可;有健全之身體,乃有充足之精神,庶不為思慮所困,病魔所侵,則心機靈動,襟懷擴朗,一切世務都無所喜、無所怒、無所優,無所懼矣,自能心情性澄,萬法皆空,遨遊天地,逍遙物外,此所謂不為世俗所沉溺也。故創《易筋》、《洗髓》二經,演出八段錦拳法,以教弟子,為健身之術。不遇當時其意義雖深,而方法甚簡,迨後習之玩久,學者日眾,演變蛻化拳法愈繁,而拳套愈多,程度不同,而派別遂分。故吾以為,拳術無論怎樣的幌(應作「程」)度,要不雖強健身體,充實精神的旨趣,蓋同派也。

  行意拳為岳飛所創,岳聖武穆,宋之湯陰人,頗精拳法,為當時之名將,數破金兵,且善以寡擊眾。質即以破金之原因,蓋常以拳法教士卒,且將拳法應用戰陣,故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武穆本□□名師,而精通槍法,且天資卓越,又能融會貫通,故以槍為拳,立法以教將佐;更以拳為槍,立法以傳後人,以人為戰陣之縮影,將行軍之奧義,悉納於拳法之中,故曰:「打拳即行兵,五菅四稍要?緊齊合一。」後來皆遵「以拳為槍,見著便使」及「打拳為行兵」之遺教,而遞相授受,以至今日。彼五拳十二形,當拳使亦可,當槍使也可,譬如崩拳,一拳之打出既合乎拳法,又合乎槍法,槍拳合一;且不拿槍時當使拳,而拿槍時仍當槍使,而成為崩槍矣。厥後武穆迂害,其弟子警惶惶□,遂散□天下,深出久隱,各遂不彰,故宋以後之行意拳師,皆不欲以真名問世,年代久遠,系統不可稽考。

明末清初,姬公【際可】乃得行意拳法於異人。姬公際可,字隆豐,為蒲東諸馮人民(在今山西蒲縣以東)。家富有,喜拳術,遊歷天下,冀訪名師,了無所得。後至終南山,見山腰一廟,時方六月,天氣酷熱,遂持笠上山,視之為岳聖廟,入廟休息,忽睡去,醒後見神像手中持一書冊,頁頁飛午(應為「舞」),視之乃岳飛行意拳譜!為護至寶,叩謝而別,持歸研習,十二年而藝成。然譜書所載,皆五拳十二形等之精義,姬公即按義演拳,發明變化之跡,而窮奧妙之源。行意拳所以能流傳至於今天,皆姬先生之功也。

吾人之所謂行意拳不講拳套,本無拳套,蓋姬公所傳之拳法,皆從譜書上之精義演成,厥後遞相傳授,代有發明。故行意拳既有固定之拳法,又有奧妙之拳法。後姬公傳之於陝西靖遠鎮大都督曹繼武(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初姬公開店諸馮,閉戶鍛鍊不令觀看,人目之為神拳。時曹繼武在陝西省開有鏢局,凡鏢車之自山西回至陝西省,皆迂此店。保鏢者耳神拳之名,言之曹繼武先生,曹繼武先生即持親押鏢車,詣姬公店所,固請一見。曹繼武乃驚喜曰:「此非神請神拳,特其工夫深邃,已練到化境耳。」而遂迎姬公至陝西,而拜於門下。

後曹繼武傳之姬壽。姬傳於山西太后戴龍邦。戴龍邦傳於深縣李能然。

【李能然】傳於深縣郭雲深、劉奇蘭、太谷宋世榮、車永鴻(車永宏)、白西園、祁縣張樹德。白西園傳於齊德元。劉奇蘭先生傳之深縣李存義、耿繼善、張振標、饒陽周明泰,河間張占魁。郭雲深先生傳之饒陽田靜杰、定縣許占鰲、完縣李奎元、大名李玉山、清苑李靜齊、易縣張品齊、冀為陳鳳高,河間劉緯祥(即本書講述者)。

按行意拳昔皆單傳,皆不輕易傳人,可見古人傳授之慎重。故曰:「六合自古無雙傳,多少玄妙在其間。設若妄傳無□(可能為「義」)子,招滅惹損壽年。」直到李能然以下,所傳授之弟子,乃漸眾多。

李先生姓李,諱飛羽,字能然,人稱先生曰「洛能」,本河北深縣人。少通拳術,以家貧赴山西太谷,在祁縣開業园以糊口,每令其傭者,送菜於某富家。富家聘塾師,日率弟子,於課餘【練】習於廳院,傭者送菜時,輒得見之,便告之洛能先生。洛能固喜拳術者,曰:「再送菜時,我當親往。」

翌日,擔菜去,果見塾師,正見率眾練習,洛能將近,乃停足院傍,凝神觀看,為是已非一日。塾師因訝曰:「視爾形色,莫非通達此拳術乎?」洛能唯唯。塾師曰:「爾觀余等所練習之拳何為?」洛能曰:「頗有進行。」塾師笑曰:「爾觀此種拳有進行,爾之拳術程度一定不錯,曷前來一試?」洛能曰:「不敢!」塾師曰:「無礙。」洛能遂以拳進擊,塾師未起,一伸掌,而洛能身已在一丈,不覺得(宜去「得」字)愕然……

眼塾師之神,身後常□菜,餽塾師。塾師曰:「為何做出此?」洛能曰:「余別無他物以敬先生,不迂藉此區區者,以敬先生,略表微意耳。」塾師嘉其誠懇,乃曰:「爾喜行意拳乎?」洛能下拜曰:「余實欲習此,先生收我做弟子可乎?」塾師曰:「不可!余食人之祿,教人之子,安敢收爾。但爾誠懇,殊不教,爾即持余書,往投余表兄戴德邦(應是「戴龍邦」,其後文中自當改之)先生可也。」  

洛能既拜戴龍邦門下,二年間,只要學得一蹚劈拳,半蹚連環,雖所學的少,但勤加練習,不稍懈怠□□。值龍邦之母八十壽辰,凡龍邦之弟子,前往拜壽者,皆集於壽堂,各練習以看其學,洛能亦練劈拳及半蹚連環而退。龍邦之母素曉拳術,對行意拳之奧義,曉看掌。因洛能曰:「爾已練幾【年】,何【以】連環只練半蹚?」洛能答曰:「只學此,已練二年矣。」乃晚,母□龍邦曰:「李飛羽,頗忠厚,並勤學,練二年之久,竟進出迅速。不過,爾所教者太少,彼苟無恒,早必中止矣。彼既用心去學,何不用心指授,速將拳法(教)之,否則行意拳恐失傳矣。」龍邦受嚴母命,將已忘得□授之洛能先生。洛能先生更精心鍛練,十年藝成,拳法吸滑莫測,奧妙無窮,因之名聞遐邇。時人稱先生曰:「神拳李洛能」。

初郭雲深先生,訪友至西陵,從孫亭立學八極拳及猴拳。孫亭立先生為滄州劉店莊人,於八極拳亦有根柢,並善梨花大槍,常謂郭雲深先生曰:「以後見練半步拳者,提心防他。」蓋半步拳者,即行意拳也。

後郭雲深先生赴山西太谷,晤李洛能先生,以同鄉關係,助之灌田以自給。因得見行意拳,喜曰:「此莫半步拳也!」遂師事李洛能先生,並將所長之猴拳見示。李洛能先生以猴拳之手法,靈速氣□平整,而神氣□□,因加讚許,初練猴拳,是後行意拳之所以能流傳至河北省的,郭雲深先生之功不少。然太谷實為行意拳之發詳地也,郭雲深先生,家非富有,力食四方,兼訪名師,十八歲赴山西,及三十二歲學成,復還西陵,驟與舊友相見,無識之者蔑笑曰:「郭雲深今帶半步拳而歸也。」

家【師】緯祥,少時從劉曉嵐(應是「劉曉蘭」,後改正之)(河間人)先生為賈,於西陵學八極拳。劉曉蘭與郭雲深乃譜兄弟,亦孫立亭之弟子。及郭雲深返西陵,已逾十載,而獨無弟子,劉曉蘭遂命拜郭雲深先生為師。時余年十六歲,得學五行拳及連環拳、雜式捶拳,及六合棍法。後與同學者有陳鳳高、張品齊,吾等每日從郭雲深先生一半練拳,一半講解,耳提面命,獲益良多。郭雲深先生自山西歸來後,最初教余師兄弟三人,後三年,郭先生曾一度返里,示行意拳於劉奇蘭。劉先生遂率其弟子,李存義、耿繼善,因訪西陵,同郭雲深先生習拳,亦拜李洛能先生門下。劉奇蘭與郭先生,師兄弟也,至是每年□率眾弟子來西陵一次,每往凡兩月,互相研究,互相切磋。

余既從郭先生學,五年後,宋世榮由北京至西陵,余因執弟子禮,從之學十二形、八式、四把等拳。夫行意拳專家,不期而來西陵者,凡數人□非天意,故西陵實為行意拳之□發詳地也。

後余之北京,訪白西園先生於打磨廠。時先生為清廷之御府醫士,每日進宮,頗形忙碌,余僅得從先生學十二連捶。

按宋世榮先生之拳法打得活妙,極靈活奧妙,虛實莫測;郭雲深先生打得剛硬,真搜抖叫絕,萬夫莫擋;而白西園先生之拳法,則奸滑抽撤,渺無蹤跡,三搖二旋,不可捉摸。此三位先師,各有獨到之處,真行意中之聖手也。

距今四十年前,余與同盟兄弟太極拳家劉德寬、八卦拳家程廷華、行意拳耿繼善、李存義,會於北京後門,共議合太極、八卦、行意三門為一家。自即時起,此三種拳術,即不分畛域,削除界限,練此種拳者,可以兼學他拳,並且可以互相授受,後更羅致他門□乎。故每集會數十人,互相研究、互相角技,直打破分門分派之陋見。夫拳術專家,濟濟一堂,共謀策進,可謂盛舉。吾國拳術家之互相講通,當自此始,亦一極(應是「件」)可紀念之事也。

太極拳,實外採柔軟,內含堅剛,是由柔軟而進於堅剛,更以柔軟而應付堅剛,故掤擠按之手法,而得粘黏連隨之功效。無作以身分步五行,以意支撐八面,法萬元復始之理,然後以精制功,以柔克剛也。

八卦拳,則貌似剛實,而內靈變,取迴旋之步法,以期避敵之鋒芒。取換掌之手法,以期蹈敵之不備,無非死中求活,剛中有柔也。

行意拳則剛中求柔,柔中反剛,以使剛柔並融,庶幾水火相濟,而拳法自然。夫步取逆退連環之妙,身法取陰陽相合之形,手法取虛實無跡之功,氣勢取吸滑搜抖之巧,自然能去、能就、能強、能弱、能剛、能柔、能進、能退矣。

行意拳實據五行之中宮位置,進退靈便,起落咸宜。八卦拳則繞五行之八方輪盤,迴旋不休,往來不息;而太極拳乃五行之穿插方位,圓轉如意,連綿無已。

總之,皆能剛不見剛,柔不見柔,欲【柔】則柔,欲剛則剛,各有其長,各極其妙,其目標實相同,其歸結當一樣,夫心意都有所專注而氣力有其著落,合三門為一家,非無故也。

李奎元,初學於許二把,許與郭雲深先生為金蘭交,因今季拜於郭先生門下。許占鰲,在六合門內,與張樹德乃師兄弟也。後張先生與郭雲深先生成金蘭交,遂從郭先生習行意拳。因師事李洛能先生,向命許占鰲則拜郭雲深先生為師。李玉山乃郭雲深先生南遊時所收弟子大名德王庄人,三五年前,玉山曾來保晤余,然耳其年已逾六十歲。

按行意拳訪得於終南山,由陝西流傳,一至山西太谷,再至河北西陵,發揚光大,遂散見於黃河以北。然自來於拳法之傳授,極為謹實,極為鄭重,故一得真傳,莫不盡畢生之精神,致力於斯途,以期副□□先師之雅意,而光展行意拳門之大道。宋世榮先生常云:「行意拳以拳為藝。」郭雲深先生常云:「行意拳以拳為業。」那使吾人視行意拳當一種學問,當一種事業看待,宜終其生,致力於斯道也。吾輩之復斯言,其勉乎哉?其勉乎哉?馬公學禮,乃河南洛陽人,曾為曹繼武之幕府文先生,雅愛行意拳術,因從曹繼武先生學,故大河以南,至今猶有行意拳之友,蓋馬先生所傳也。

達摩老祖→岳武穆→姬際可→曹繼武→馬學禮

→姬壽→戴龍邦→李洛能

李洛能→郭雲深→許占鰲 田靜杰 

李奎元 李靜齊 

張品齊 

李玉山

劉緯祥→謝□瀛 □儒英 王占□ 馬順興 

李啟祥 岳玉奇 郭黃玉 李世雄 

馬曉峰 

孫白奎→劉玉琳 王光曾 劉學銳

 

    宋世榮

    白西園→齊德元 劉維珊 楊荀珊

    劉曉蘭

    李太和

    車永宏

    張樹德

    劉奇蘭→耿繼善 趙振鏢 周明泰 張占魁 

劉殿臣

李存義→尚雲祥 靳雲亭

 

第五章  扶住丹田論  pp.3238

    人身肚臍下三寸處是為丹田,將小腹下面運氣力拉丹田,使之含蓄而不散,貫注而不懈,□□必特別鼓努,又不可故意鬆馳,使腹實而□□,力有而茖無,自能心意桐□含神氣清澄矣。然則氣□能運至丹田,而力又何必注於丹田呢?吾人體腔以內,有一橫隔膜,位於胸腔與腹腔之間,而心臟、肺臟,存於空腔以內;肝脾胃腸,位於腹腔之中。然橫隔膜本筋肉□向上穹窿,呈傘蓋狀,□□隔膜收縮,則減其穹窿之度而下降,以壓胃腸肝脾。腹腔之內臟,既受壓迫□受壓迫(衍字),則必壓迫腹壁,而胃壁部筋肉,因之用力,而□□於丹田;去腹之壓力既增,則其內臟(腸胃等)中之血液□□而向外分散,而返於心臟,以週流全身。以此等內臟因互相擠壓,而位置安定,當進退動作之時,庶不致有何震蕩;且腹節及腰節的筋肉,因用力緊張,則營養良好,必致發達。蓋吾人對於腹節,素不注意,不知運腹筋為何事,以致腹腔內臟,營養不良,腹腰筋內多不發達。因之,內有淤積,百病叢生矣。令欲免除此弊,非力注丹田不可。不過,力欲注丹田,必藉於橫隔膜之收縮,以壓迫胃腸等內臟,更使內臟壓迫腹【部】筋肉,則力自下沉,乃注於丹田。

  又因橫隔膜收縮而下降,則胸腔之底節增深,而胸腔之容積增大,此時肺臟藉自己之彈力,而向下膨脹,肺內之容量必大,則吸入之氣體必多,而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氣之攝入量及碳氣之排出量,遠大於尋常,於是促進血液之循環,而得之良好營養。應注意之事,即橫隔膜欲下凸,肺得以膨脹,而氣可以多量吸入,為事理之當然。反之,為多量吸氣,使之下沉肺底,則亦可膨脹,而下壓橫隔膜致力達丹田,亦為事理之常情,此即謂運氣玉(應作「於」)丹田者。觀以二之說明,乃是使氣沉於肺底,因橫隔膜之收縮,而力注於丹田,周身之氣力相合,上下一貫,故謂力注於丹田固可,即謂氣理至丹田,亦無不可,惟練習玩久,氣力於不知不覺之中,玩貫注於丹田矣。

凡物體之重心低降者,恒將安定。吾人平時,全體之重心,實在胸節,重心玩高,稍受外力之撞擊,易致跌蹶。令丹田用力,其重心必低降至於腹節,重心玩低,故身體安穩。彼挺胸(胸節前凸)、抽腹(腹壁故意後吸)者,每使氣易上浮,重心提高,小腹不能用力,丹田不能充實,身體並得不到較大的利益,吾人當以為戒。但腹宜向下榻(改為「塌」)住,決不許往前捵;胸宜自然放置,決不許後拱。腹前捵,則成凸腹;胸後拱,則變傴僂。總之,要使軀體正直,不前栽,不後仰,不左歪,不右斜,而後氣管通順,氣往下沉於肺底,力往下注於丹田。彼挺胸、抽腹、凸腹、傴背,皆軀體幹節矯枉過正之姿勢也,要為內家拳之大忌也,慎勿犯此病。

行意拳之練氣力,除養內臟(心肝【脾】肺腎)外,在謀全體筋肉一致的發達、同時的連絡。故每一動作,全體筋肉即同時收縮、即同時運用,決非專注重局節。然欲使頭節及四肢,一致的用力,非腰腹用力不可。腰為全身之基礎力,腹為發力之樞紐。故力注丹田,腰腹乃能充實,後使力發於肩膀,由肩膀發於四肢,達於頭頸、全體百骸,自能一氣相連,五行(即五臟)四梢自能聚齊合一,成其一塊矣。夫丹田之下塌,其關鍵在橫隔膜之下降,呼吸氣之下沉,則吾人對於呼吸方面及此膜不能不能(為衍字)特別注意──即橫隔膜,不可過於用力收縮,過於用力則易感疲勞,內臟反過(宜刪「過」字)受壓迫;所呼吸氣不可過於使之下沉,過於下沉則易於閉悶,氣道反不能舒適。務使氣緩緩沉於肺底,呼吸仍屬自然;橫隔膜收縮以後,不使恢復,自然之氣力乃能歸於丹田,於是體力充實,心氣沉著,而精神鎮定矣。否則橫隔膜一鬆馳,丹田之力心懈,肺中之氣上浮,百弊滋生,故曰:「拳打自然。」即:使練者順其自然之氣,而練養氣丹田也。

合以體養丹田之故,能使五臟調和,腰腹充實,身體安定,精神鎮定,於是體內自覺清虛,百骸自覺輕快,身體動轉自靈,拳法運用自活,凡能超【凡】入聖,卻病延年,故曰:「精養靈根氣養神,養功養道見天真;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誠哉斯言,全身之力,發自腰腹,而源於丹田。而丹田之力,由於氣之下沉,故發力必須運氣,是為氣力相合。吾人每於練之時,固不許特別鼓努,亦不許忽然懈力。鼓努,則力團□於內,而發不出來,心中好似最(宜改為「積」)了多大的力量,其實毫不及於四梢。懈力,則心氣往往變弱,而肢體鬆馳,再行操練,則拳亦就發不毒了!

不但練拳的時候,宜扶住丹田,即於行立坐臥之中,亦宜扶住丹田,氣力永遠不能□浮動,是隨和的,是一貫的心意,永遠不能昏亂;是清朗的、是靈動的,身體自能健壯,腦力自能充足,心意氣力乃能合而為一,上下表裡自然聯絡貫通。特丹田之扶住,非短的(宜刪「的」字)期所能作到,必安心久練,始克成功,不可操之過急,不可一曝十寒,按步就班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以抵於成。最初是有意的,久則是無意的,即是已達豁然之境,誠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致習慣成自然,無意之中是真意矣。

 

第六章 丹田呼吸即自然的深呼吸說  pp.38~39

前言:因橫隔膜下降,而肺向下膨脹,以肺內容積大,而吸入之氣體多;此時仍自然呼吸量,必較平時增加,是此種丹田呼吸,實為自然的深呼吸也。其與尋常深呼吸不同之點:尋常深呼吸皆是強吸強呼,只注意氣體出入肺臟之量,以多為尚,而不管力量能否達到丹田,故每一深呼吸必張肩於後,凸胸於前,每一強呼,必前屈其□壓迫其腹,且吸之不能再吸,而後呼;又呼之不能再呼,而後吸,此種呼吸法,自有相當的好處,無庸細述。不過,在內家拳不能採用這尋常深呼吸法,也正不必採用這種作法。用丹田呼吸的好處,前邊業已說過,實在丹田呼吸就是自然的深呼吸,譬為練拳的時候,拳法能起落,皆能由兩肩筋肉的伸縮,於無意中牽動胸壁,以擴展胸節,增加呼吸量,且同時氣往下沉,力注丹田矣。故於拳法中,處(應作「隨」)時是深呼吸,更於不知不覺中,實行了深呼吸,得到了深呼吸的許多好處、許多妙用。吾(應作「我」)們為何不練習這自然的深呼吸--丹田呼吸。

 

第七章 五行拳及十二形拳  pp.40

  五行拳及十二形拳為行意拳中拳法之基礎、拳套之綱領。其他的拳套,如連環拳、八式、四把、雜式捶及十二連捶等等,一手一式,無論怎樣的連練,怎樣的變化,打來打去,皆出不了五行拳及十二形拳幾個式子;不過其中的起落進退,靈巧奧妙,要視其人之功夫大小而定。五行拳及十二形拳既為拳法的基礎、拳套的綱領,故吾人欲將行意拳練好,宜先從根本上求工夫,將五行拳練整,十二形練妙,乃有相當的根基,再於他拳上下工夫,就不難循序漸進,以達化境了。

 

第一節 五行拳 pp.40~44

  五行拳為劈拳、崩拳、攢拳、砲拳、橫拳,用以內養五臟,肺、肝、腎、心、脾(故劈拳可養肺;崩拳可養肝;攢拳可養腎;砲拳可養心;橫拳可養脾),外涵五德,禮義智仁信(肺氣和而為禮;肝氣順而為義;腎氣通而為智;心氣足而為仁;脾氣協而為信)。故久練者,內經(內臟)清虛,全體舒暢,而身軀自健,且腦力充足,正氣常存,而道德自高矣。然五行拳之拳法,要發揚之性理,即合乎物之性,以致拳法用之,故以五行(金木水火土)而配五拳(劈崩攢砲橫),乃五行拳之由來也。是以劈拳似斧屬金,取金從革之能;崩拳似箭屬木,取木曲直之形;攢拳似閃屬水,取水潤下之功;砲拳似炮屬火,取火炎上之象;橫拳似彈屬土,取土敦厚之勢。然五行有生剋,即五拳有變化,要使拳生生不已,循環無窮,久練功成,自達奧妙之境,故曰:「拳法以來本五行,生剋裡邊變化精;習者要知真消息,近在眼前一寸中。」吾人宜三覆斯言了。

五拳:劈崩攢砲橫

五臟:肺肝腎心脾

五德:禮義智仁信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物:斧箭閃炮彈

  總之,五行拳可以內養臟腑,外壯筋骨,補養神經,變化氣質,求不拘不迫,不矜不誇,至大至剛,自自然然之正氣,以演起無形蹤,落無蹤影,變化無窮,奧妙莫測之拳法。故從拳中求法,而打拳時練氣,無論初學者或久練者,動作或是緩慢,或是迅速,氣力總要和順,出入總要靈活,即所謂「拳打自然」;則心意氣力方不致乖戾,內臟必覺爽快,全身自覺舒暢,他的精神亦就煥發,而心胸非常豁亮,自己即是清清亮亮,雍雍樂樂;所以亦就覺得宇宙間所有的東西都有趣味的,可以欣賞的;那種情不自禁,怡然自得的神情,真能發於中而形露於外,足之蹈之了。這種表情,極其真摯,極其自然,決無絲毫的牽強,你看多麼天真。

五拳中各拳一手一式,就當一套拳,故吃工夫處,亦就在一手一式裡邊;而奧妙處,亦含在一手一式裡邊。故打拳時,那一手一式,都要求其實在,不可輕易放過,為一拳練好,有一拳之特長;一手練妙,得一手之功用,比專一之效也,為一手一式不苟,則各手各式皆能切實也。行意拳不必汲汲於拳套之為何為何,既拳套之多少、長短,都帶關係,只要於拳法下功夫,使氣力與心意相合,使拳法受心意使用,就亦得了拳中之妙趣。故行意拳不講拳套,而又何必講拳套哉。

 

    第二節 十二形拳  pp.44~50

  十二形拳為龍形、猴形、虎形、馬形、鼉形、雞形、鷂形、燕形、蛇形、駘形、熊形、鷹形,乃取法各種動物的動作,以補益行意拳的拳法。夫龍有搜骨之精,虎有捕食之勇,猴有縱山之靈,馬有跡蹄之功,鼉有浮水之能,雞有欺鬥之勇,鷂有入林之威,燕有朝水之靈,蛇有撥草之功,駘有豎尾之能,熊有豎項之力,鷹有捉拿之功。其搜骨、捕食、縱山、跡蹄、浮水、欺鬥、入林、朝水、撥草、豎尾、捉拿,乃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駘、熊、鷹各自的本能、天然之動作,故種種姿勢,皆是必要的一貫的舉動而毫不忸怩;因之種種神氣,皆是從心坎裡發出來的,是非常集中的,而毫不散漫。如是,則精神、動作、姿勢,可以打成一片,而心意、氣力、手足,必內外相結合,既有貫注的精神,正確的姿勢,靈妙的動作,則無往不利,而攸往咸宜。

先師觀俯家□,尋究其形跡蹤,探討其妙義,發明十二形之拳法,□用於人,以加惠後學,良有以也。凡練十二形拳,無論練那一形,即捨身處地去練,把自己的動作□的,就儼然是那一動物的動作,拳法與義意相合,練習得雖維妙維肖,精神貫注,神氣十足,自然得各形之訣竅,各拳之妙用;總要使神氣與功體一致,是為「法神」合一,亦即「內外相合」。練到□□,神氣將人吸住,拳法無跡可尋,變化起來,使人捉摸不著,而莫知所措,此所謂「打拳不見形色也」。故能知己知彼,百發百中。

  十二形拳總稱:「十形練法。」如龍形、虎形、蛇形、鼉形、駘形、猴形、燕形、鷂形、熊形、鷹形這十形拳,還可以按正蹚子去練,按正蹚子去打。至於馬形拳法,只在擠蹄那一點,而雞形拳法,只在欺鬥那一渺。馬形純為胯功,動作為馬掀蹄;雞形要在雞腿,前進為雞啄架。雞形與馬形不按蹚子去練,但此二形的妙義,已存於各拳之中,不必單練。

  但是鷹形與熊形,已融合於一個蹚子裡,是為「鷹熊合演」,名曰「步步鷹熊」。其打拳要「起為熊」,而「落為鷹」,起落相隨,是為「鷹熊鬥志」。至於燕形只一式,取朝水之靈;鷂形只取一法,取入林之威。燕子掠形、鷂子鑽天,其神速只在一渺之間,曰:「燕無形,鷂無蹤。」至於鷂形歸於八式裡去練,而燕形歸入雜式捶裡邊去打。故燕鷂二形,不單打了。然當宋世榮先生時,對於燕形仍教單練,每練時向下一仆,身子扶地一晃,即能在板櫈下鑽過,然後身子向後一縱,又從板櫈上躍回落地,為是循環不已;身子繞板櫈而旋轉,好似纏□一般。故燕形一式,打來打去,不動原處,非取輕妙的身法,而得朝水之靈。

因此,十形練法中,直能按蹚子而練者,不過為龍形、虎形、鼉形、駘形、鷹形、熊形(鷹熊二形雖合為一,按兩形計算)、蛇形,七形而已是為「七形練勢」。至於猴形之「跁羊」、「掛印」、「叼繩」三式,那是相續的動作,然其要總在求縱山之靈,即以一縱為要訣,故猴形雖顯有一定的練法,不能歸到正蹚子裡邊,然自有他固的式子,固定的練法,任何人不許竄改,不許更易的。

按龍形有兩種練法,宋世榮先生按直蹚打,即一式一進步,再轉身打回;郭雲深先生則不動原地,將身縱起,將步交換,打來打去,仍不離原地。二位先師練龍形的法子雖不同,然取其意則一,即龍有搜骨之精,故無論怎樣去打,總要取一「搜」字的意思,即按「搜勁」去打。打的時候,用一整勁,搜得一下,腳已蹬出,手已發出,身法亦已改變。當宋先生練龍形時,後腳一蹬,身子已向前跌去一丈有餘。故取直蹚打法的龍形,其為用處便於前攻,而著力處在於後腳。當郭先生練龍形時,雙足齊蹬,身子能向上縱起數尺之高,固守原地。固守原地打法的龍形,其為用處便於升騰,而著力處在於兩腿。總之龍形拳打時可以用腿上的力量,把筋揪活,身子就覺得輕快。但打的時候,千萬不要懈勁,一懈勁,就打不出搜勁來了。

  虎形拳除「虎撲」外,尚有「虎抱頭」、「虎出窩」、「虎探爪」、「虎爬山」、「虎托子」、「虎撐子」六式,但仍以虎撲為主。虎撲拳取其勢之猛,取其氣之正。故手起「出似猛虎撲羊」,儼為「餓虎撲食」;手落則「脾腎□加改」,是「法出入手」;打「摟斜撂正」,出則「手抱胸膛」,□則「兩□為抱膝」;五指散開,虎口要圓,是為「懷中抱月」;拳打激神,兩手「摩挲」而見「背囊勁」,即所謂「肺動成雷聲」,乃得「虎撲」之真締。按行意拳,皆有一定的打法,無論為何,不許越了一定的規則。歷代先師,經過千年的考究發明,乃歸納出這五拳十二形,最捷便的拳法,那許後人妄自竄改。十二形中,你會那一形,就練那一形,就教那一形,為其不會,就以為不會,切不可將他派中的式子,拿來充數,更不可隨便編個式子,拿來塞責,否則你編我篡,以致魚目混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