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游武閒話》2008/9/24 12:00
1. 銅牆鐵壁關
今天(2008/9/16)在練習的時候,懷湘師兄談及我運動的時候,由於尾椎會夾緊用力,再加上腰胯運動仍是同向,所以會導致在勁路在身體並未串整。懷湘師兄說,打通勁路的時候有三關,號稱銅牆鐵壁關,是練武者在換力階段的時候,最大的瓶頸,第一關就是尾椎。尾椎要鬆開,運動不能用力,才能將左足的勁力上到左胯時,轉到右胯,再到右肩,鬆至指尖。

2. 感悟
今天(2008/9/19)在練習時,有所體悟。發現自己對於尋點串線的概念,有所偏差。過去的我太過於注重找到對方發力之時機和力量,而忽略了當對方力量未完全轉化為清靈時,觸手無一不能接。因此,仍是在推擠拉扯之間,在點與點相撞之間,找尋對方力量和力線。因此,全身運動時,手仍是遲鈍僵滯,仍有推扯之舉。

另外,由於過去習慣所致,導致我在運動腰胯之時,其鬆沉接勁一瞬間,腰胯運動仍有斷續。要知,一鬆一站,即將對方勁線引入。若是腰胯仍轉動不停,似有若無之際,仍是盲尋瞎找,偶然即中。在接到對方勁線時,不可用意前推或是用手,要將心力集中在將對方勁力放落於足底之過程中。此時,要俱合六合之意與徑路,並腰胯一轉或是一抖,將勁路由前胯轉至後胯,而導之入地。猶如狗浚身時,由尾椎一驚一般。

3. 導體與樁
在練習時,經常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樁是什麼東西,又有什麼作用?鬆柔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簡單地說,所謂的「樁」就是人體的一種導體。當沒有樁的時候,導體自然不存在。這種導體所引導的,並不是電流或是其他什麼東西,正確地來說,應該是「力流」,或是「力線」:也就是說,樁本身即是一種可以引導力流的一種特殊結構。因此,當我們從這個類比來思考樁的時候,有很多事情變得不再神秘,變得十分清晰。因此,樁之所以能夠引導力量,將外力卸入地下,都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導體結構所致。

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鬆柔之於樁的重要性。鬆柔的目的,在於減少我們身上多餘的拙力。用導體的類比來說明,就是讓導體的「電阻」變小的方式。根據電阻的定義:R(電阻)=△V(電壓)/I(電流)。當電壓不變時,電流愈大,則電阻愈小;反之,電流愈小,電阻愈小。因此,從導體類比來思考時,當我們全身愈用力、身體愈緊張的時候,我們的「電阻」愈大,以致於我們的勁力愈無法出來;反之,當我們放輕鬆、不用力的時候,我們的「電阻」愈小,勁力反而容易透出。「電阻」,用傳統武學術語來說,就是拙力、緊張、僵滯、抗力等等。

因此,我們不僅要找出身體裡面的「導體」,也要同時降低我們身體多餘的「電阻」,以使我們可以自由引導力流,而不是力流給沖走,溺斃在力的宏流當中。試勁、餵勁、找樁、放鬆、不用力等等方式,都是在完成上述的兩個工作。

4. 結構
今天在看牛勝先的一篇文章,叫作〈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這句話,並不是牛勝先本人說的,而是他的老師李天驥說的。簡單來說,這是一篇抱怨中國拳術被一群不知所謂的「武術家」和「套路比賽」給弄擰了。李天驥抱怨說,打太極拳時,要求腳出去要幾度、手要幾度等等龜毛要求,這樣人還要練拳嗎?都給弄到糊里糊塗,練什麼拳!裡面說了一些套路比賽或說是「新武術」的弊端,有興趣的人可以上google一看。

但是我今天不是要說這個,而是在看到這篇文章時,想到了一些事情。現在有很多人都會說結構,並嘗試利用比較精確的文字,來說明動作上的要求。這個嘗試我不能說錯,因為練拳時的確有一些明確的動作要求,但如果要說幾度幾度的話,我認為這是種「權宜之計」,而不是相當恰當的說法,因為沒有人這樣練拳的。假使真的這樣練,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不過,這還是小問題,更深層的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不覺的。這是關於「結構」這兩字本身的理解和定義問題。我想多數人聽到和理解「結構」時,第一個在腦中浮現的景象,應該是建築物吧!先想著打地基,建一個骨架出來,這個外露的鋼骨,就是一般人聽到「結構」時,所聯想到的東西。但是,這個建築物的類比,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由於這個形象太根植於人心當中,所以很多人可以輕易地接受這個解釋。有弊的地方是,這個解釋雖然容易理解,但是不一定是對的,更正確地說,它所能揭示的東西,比一般人所想的少了很多。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個「結構」類比太過偏向「靜態」結構物,而忽略了在拳術中,人很少是像建築物一樣,呆呆立著不動。或許有人會否認他們的「結構」沒有那麼死板。但是很抱歉的是,我只能說,這些人的理解就是這麼死板,否則就不會硬撐個奇怪的身體「結構」在那邊,還說這樣很輕鬆之類的話出來。

當我個人使用「結構」這兩個字的時候,我並沒有比其高明到哪裡去,倒是我會清楚地認知到,當我使用「結構」的時候,主要是指在「靜態」的狀態之下,身體的姿勢。但是當我們將時間因素考慮進去時,事情會變得有點不一樣,甚至完全不同。因此,我建議,當使用「結構」來說明拳術動作的時候,必須清楚認知到這一點,否則容易會有問題。

5. 力流
當我們在假想力流的時候,正確的假想方式,不是想像一根水管裡面,有一道水在流動。因為這會忽略了力本身──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只會成對出現,不會單獨出現的。在世界上,沒有無反作用力的作用力存在,因此力只能成對出現。因此,我們要假想的是,是一條水管裡面,是有兩個水道,這裡面的水流是以相同大小、速度,並同時流動的。當在推手放人的時候,我們要想的,不是在出去到人身上的這條水流;反倒要想的,是如何將進來這道水流給導到地下去。

6. 招式的合理性
過去,我在對招式運用作研究時,我不斷苦思招式的意義和合理性應該是什麼?為什麼會有招式的存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部份人士在示範招式用法時,要不是顯得十分牽強而不合理,或是根本用的東西跟招式一點相關也沒有。而每當我進行拆招訓練不順利時,我會詢問為何招式施展不出來時,我所獲得的回答往往是諸如:功夫不夠、熟練度不夠、速度不夠、力量不足等等之類的回答。我無意去否定去上述的回答,我也認真功夫去熟練它。

但在熟練的過程中,我益發感覺困惑,誠然,有時候我們可以訴諸上述理由,去說明為什麼招式施展不出來,或是無法在拆手中使用。但是,在我的實踐當中,我發現其實有些問題不是在於功力不足,或是速度不快,而是這些人對於招式的理解有所偏差,導致他們無法順利使用招式或是拆招,進而形成奇奇怪怪的用法,似是而非的解答。

記得有一次,我曾經詢問過某人關於一個招式的用法,大致上的動作是:當對方右拳打來時,我迅速以右拳拳背處,接住對方右拳,隨即鑽入對方右腋窩,以我右肘給予肘擊。當我在拆這一招時,我嚴重發現到一個問題,就是無論我怎麼鑽,都無法給對方肘擊!每當我要接住對方右拳進身時,對方回防的動作,往往讓我無法進身。畢竟,對方只要肘一墜,就可以讓我無法進行肘擊。於是我求教於某人,我所得到的答案是:「速度不夠快!」當下,我沒有作任何反應,也沒說什麼,但是心中的想法卻是:「假如我的動作能夠這麼快,我須要用這麼麻煩的方式去打他嗎?」這一次的經驗,算是一個機緣,它讓我去深思過去所面臨的種種疑惑。最後,我終於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些人其實並不是十分瞭解招式的意義。依照我的說法是,他們不清楚何謂招式的合理性。

什麼招式的合理性?什麼是招式的意義?在我的思考裡,我不是先找出這一問題的答案,而是反向去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假若我有超人般的力量和速度時,招式有什麼作用?當我像超人一樣,具有挾泰山超北海的驚世怪力,或是像閃電俠一樣,具有閃電般的速度時,我想《功夫》中的火雲邪神的台詞就可以說明一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連邊都摸不到、連他一根小指頭力量都抵抗不了時,我還能怎麼辦?很簡單,只有坐以待斃一途,因為你連逃跑都輸人家。因此,當你的對手是超人時,你要很尊敬他們,不要跟他們起任何衝突,因為你們根本不屬於同一物種。

想到這裡,會不會太絕望?好像遇到大力士或是速度快的人,我們就得坐以待斃?不是的,請注意,我說的是「超人」,這不是形容詞,而是說一種生物學上完全不同於人的物種!因此,只要遇上的還是「人」,就算他力量再大、速度再快,也還是個「人」,無超克先天生生物像件的限制,還是有應付的方法。而這種對應的方式,在武學上來說,就是「招式」!於是,從這個思維下手,我發現,招式的意義,不是跟人家鬥快鬥力,因為這樣只會使招式毫無用武之地,而被你打入冷宮。因此,招式本質上來說,它不是用來拼速度和鬥力量的,招式是種「技術」,是一種「工具」,是一種「謀略」,是一種讓你能比較輕鬆而不花費多於能量,而去達到目的的一種「方法」。

因此,從這個觀念出發,招式應該具備著某些合理性存在,也就是我們可以精確地知道哪些招式使用上是有問題,哪些是比較正確的運用方式,而不會落入模擬兩可的情況。招式合理性,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概念之上,也就是「省力」、「省時」。「省力」是說,我們能夠用最小的能量耗損,換取最大的利益,也就是擊倒對手。「省時」是說,我們能夠用最簡單和最迅速(注意!這裡不是指動作速度,而是指花費最少的步驟)的方式,擊倒對手。這兩個概念是抽象的,一般人可能可以意會,但無法體現在實踐上,也就是雙人拆招上。簡單來說,在拆招時,要儘可能不要鬥力鬥快,最好是將對方認定是「具備著和你相同身體條件」的人。這有點像是在下象棋,雙方都有固定數目和能力的棋子,不會說對方多出一隻車或是少一隻馬的情況出現。在拆招過程中,宜慢宜輕,從不抗力、不拼快的狀態之下,一步步去實驗招式的運用,找出它的合理性,而不要被套路、力量、速度這些東西給迷惑。譬如在上述的肘擊當中,如果我真的要順利賞他一記的話,那我必須在右手接拳後,將他右拳往後一帶,左手上擊對方面部,引他左手來擋,隨即左手一帶,使對方左腋下露出空門,右肘在順勢給他一記。這個過程,或許和一開始教的招式不一樣,但是如果操作正確的話,你會發現其實這才是比較合理的方式。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這個觀點,我大概發展了5、6年之久,直到3、4 年前這個觀念和方法才變得比較完備。之所以如此,全是拜我老師們所賜。近日看到許偉戰老師的演示,心有戚戚焉,因而寫下這一篇,聊作說明。不過,必說在後頭的是,這裡我比較側重在招式的合理性來談,所以有部份的東西未及表述,有空的時候,再來討論。

7. 打
這裡作個補充說明。其實在研究招式和散手時,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必須牢牢謹記。這個觀念之重要,不僅會影響到你對於招式合理性的理解是否清楚和正確,同時也會影響到你的心性、個性,甚至你的一生。很誇張嗎?很多人都應該有這個疑問,但是我只能十分肯定地說,YES!

雖然招式和技擊的目的在於擊倒對方,但是在散手訓練和拆招訓練的時候,偏偏要將打人的意念給放掉,也就是說,你不能一直想要打人,一有這個念頭,你的東西就會有問題。這個觀念一般人直覺上是有問題的,是吊詭的,因為它嚴重與你的經驗和理解相違背!明明就是在作散手和拆招,為什麼不能想要打人?不能想要打人,我又要怎麼打呢?我能夠理解這些疑問,但是我只能說,如果你真想要真正瞭解招式運用的合理性的話,這個觀念和心態就必須時時刻刻謹記在心,否則你會無法體會到這一點。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有過經驗,不過不是發生在我身上,而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記得有一次,跟一位友人分享我的心得時,這位友人一直無法理解我要說明的東西;或許他理解了,但認為我的東西一點用也沒有。簡言之,他認為我的東西太過「理想化」,當對方不是按照你預期,跟你蠻幹的時候,你又該怎麼辦?我的觀點是認為,當你真正研究到一定程度時,不會有這個問題出現,因為這時候你就能夠應付各種狀況,並各種狀況中,自動找出合理的運用。

我們一直沒有辦法達到一致的共識,在討論過後我也一直在思考著在討論過程中,究竟是我的說法不過精確還是出了什麼問題。最後,我發現的答案是,我和這位友人主要代溝,不是上述的原因,而是我們在心態和觀念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心態上,我並沒有「打人」的心態,對我來說,研究招式的合理性就像是下棋研究棋譜一樣,研究每個棋譜的變化和規則。但是對我那位友人而言,打倒對方是第一要務,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打倒對方就可以了,也因此對方不會用你所預期的方式來打你。簡單地說,他有存個「打人」之心,而我沒有。

其實,我不是不贊同我那位友人的觀點,我也明確地承認,在實戰中,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但是,我不贊同的是,這跟我所說的東西沒有任何抵觸!我知道友人所說「理想化」背後的意義,但是我認為,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想法去訓練的話,要真正瞭解招式合理性,簡直是緣木求魚。因為,如果你還存個打人的念頭,那麼你就會落入到鬥力鬥快的層次上,因此一動手,就是用力拼速度,招式自然就無所用武之地。雖然乍看之下,友人的作法比較容易,好像也比較合理,但畢竟是建立在鬥力鬥快的基礎上來談,所以始終與我所談東西無緣。也許,很多人會贊同我友人的說法,那我也樂觀其成,不多作回應,不過,我必須說的是,這就無法體會我所說的招式合理性。

這個「打人」意念如果放不掉,不僅無法瞭解招式的合理性,同時也會影響你功夫的長進以及你的個性。在我練武的過程中,我看過不少這方面的例證和慘案。譬如說,我曾經接觸過幾個彭姓武師的學生,我對他們的感想就是如此。這位彭姓武師原本在228教拳,後來因意外過世。關於彭姓武師的作風我稍有耳聞,但不予置評,畢竟沒有親眼看過他本人。但是與他學生接觸之後,我才相信過去對他的傳聞,真實性極高。說好聽一點,彭姓武師的學生都是「實戰性極高」的人,他們很喜歡找人「研究實戰」。每當看到他們的時候,就好像看看鬥志高昂的鬥雞一樣,血氣方剛、精壯武勇。而且,令我覺到訝異的是,不是只有一個人如此,而是全部的學生的一樣。不禁覺得這位彭姓武師真是「教導有方」呀!像這類的人,就是典型的「打人」意念放不下,還以有「打人」的意念而沾沾自喜。這些人,在我的觀念裡面,不僅無法理解招式的合理性,更是與中國武學完全絕緣,並白白將自己練成一個好勇鬥狠、怒目拳拳的莽漢。你說,這不就壞了心性,改了命運了嗎?
總而言之,雖然放下「打人」的觀念,是違背直覺的,但是如果你深入研究的話,你會發覺,這才是研究中國武學的第一步!

8. 掃地僧
我喜歡看武俠小說,雖然我知道裡面寫的東西和現實武學沒有太大關係。如果讓我真的去挑的話,我會覺得古龍寫的東西,反而比較接近實際的武術,而金庸的,就只是極逞文人想像而已。不過,金庸倒底還是點中某些真東西,這一點,不是許多人沾沾自喜的「無招勝有招」(這個觀念,從頭到尾,就不適用於真實武學,這只是金庸的想像而已),而是在《天龍八部》中,掃地僧所說的一席話。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翻看,我在這裡只說個重點:「當你佛法修練愈高深時,你能夠練的武功愈多;但是當你修為愈高時,卻又不屑去學些傷人害己的功夫。」另外,在小說中,有個少林高僧,功夫高強,但強練七十二絕技,導致武功全失,少林寺一干人等,看見掃地僧如此厲害,不禁詢問如何能救得了他。但見掃地僧說了:「學武功本來只是為了強身健體,使我們以健康的身心來修行佛法。但是現在少林寺都走偏了,反而還成了武林的泰山北斗,擱下佛法修行。如今這位大師武功全廢,但是佛法修為反而精進不少,又何必強求呢?」這段話,我還真想讓現在的少林寺的和尚看上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nlypower 的頭像
    onlypower

    快活閑醉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