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煊  

朱春煊先生照

 

〈一接點中求〉朱春煊

一天早晨,汪永泉到楊少侯家的時候,楊少侯還沒起床。汪永泉想,趁老師還沒出屋,先在院子裏走走拳吧!一來溫習這段時間的功課,二來表示自己也算勤奮,沒偷懶。他兩趟拳走下來,自覺渾身舒坦,微汗待出,心中正有些得意,猛聽得屋裏一聲喝:「練的什麼玩意兒?進來!」汪永泉嚇了一個激靈,趕緊三步並做兩步進了屋。

進屋一看,楊少侯已端坐在椅子上,問道:「你練什麼呢?」汪永泉直納悶,「我,我練太極呀。」「練太極?你走一個我看看!」 汪在山出手剛一比劃,楊少侯就說:「不對!」再一比劃,楊少侯還說:「不對!」汪永泉不禁有些忿忿,問道:「那什麼叫對?」楊少侯說:「你來打我!」汪永泉擺好架勢,一掌推過去,楊少侯輕輕一化說:「你就這點吃奶的力氣?沒出息!」汪永泉頓時滿臉通紅,惱羞成怒,暗運氣力一個打虎拳直奔楊少侯心窩。汪永泉後來回憶說:「大先生(楊少侯時稱大先生)在我拳快到的時候,伸出兩指點在我拳心,然後朝窗戶的方向屈指一彈,整個人就被一股力道生生拔起,斜著上了炕,根本收不住腳,撞開窗格撅著屁股直接飛出了屋。」撲倒在地。身後飄來一句話:「這叫對!」

汪永泉從楊少侯家回來,滿身塵土,滿臉委屈。其父汪崇祿見狀就問怎麼回事,汪永泉嘟囔著說出事情原委,汪崇祿樂了,說道:「小子啊,給我記住了,今後學就學大先生那個核兒!」

楊少侯是個極有個性的人,當時號稱京城太極第一大家。他很少手把手教拳,出手就走勁,讓人直接體會,學員與他搭手往往鼻青臉腫,容易心生怨憤,半途而廢。汪永泉也有鼻青臉腫的時候,但他牢記了爹的話,立志要學大先生功夫的核兒,因此經常自告奮勇給楊少侯做靶子表演推手,從不斷被發中悉心體會太極內功之奧妙。

汪永泉是我師爺,曾有機緣向楊健侯、楊少侯、楊澄甫父子三人學習太極拳多年。他和我講這些往事的時候,提的最多的話就是:「要學那個核兒。」那時我年輕氣盛,並沒有完全領悟,走了很多彎路。這些年我不斷總結、回顧前輩們的教誨,才體會到所謂的「核兒」,其實就是「一接點中求」。

太極拳譜裏有段歌訣,描述了太極拳技擊的身形手法:

手如刀鋸身如猴,輾轉跳躍不停留,

千著變化中心在,全在一接點中求。

我師爺說,楊少侯一輩子與人過手,從來都是左手背在身後,右手伸出兩個手指一點,對方就飛出了圈外,多伸出一個手指就算輸。而我師爺汪永泉與人接手,兩手輕輕一抹,對方就飛出一兩丈外;我父親朱懷元大拇指在四指上一撮、兩手一遞,能把對方騰空貼到客廳牆上;這些我親耳所聽、親眼所見的神奇功夫,都是「一接點中求」的最好的詮釋。

「手如刀鋸身如猴,輾轉跳躍不停留」說的是身形。年輕人往往容易忽略這個「如」字。手如刀鋸,是比喻我方手如待敵之刃,聽清敵方出勁意圖,敵方蠻拙之力必迎刃而解;如果理解為拿手去砍人鋸人,則是亂動妄動,必為敵所破。身如猴,輾轉跳躍不停留,是比喻我方身形靈活,不僵滯、不紮樁,實腿能走,虛腿能抬,時刻聽清敵方勁力,敵方必為我方牽制,如頑童遭戲;如果理解為像猴一樣上竄下跳,則是自尋煩惱,累己傷己。

「千著變化中心在」說的是心法。千著變化中心在,很多人理解成「重心在」,以為是要保持重心,大家知道重心越低越穩定,所以一些人的拳架越打越低,幾乎貼地而走,實在令人啼笑皆非。中心在,就是心不散亂,管它對方千招萬變,我方的意圖明確,由心而出。心不散亂,神就不會散亂;神不散亂,形就不會散亂;形自然和諧,勁力就通達所至。

打個比方,就像用筷子夾菜一樣,我們要夾什麼菜,意圖明確,我們根據經驗在瞬間判斷出菜的分量和軟硬,手法配合意圖,筷子夾菜的動作自然和諧,一氣呵成。如果夾菜時聊天說話分心走神,筷子要麼停在半空,要麼在盤子裏翻江倒海,不知所終。

「全在一接點中求」說的是手法。接手是一瞬間的事情,兩人過招,一接手,就應該能分出勝負。所謂接手就是接點,接對方的中心點。如果說中心點是對方勁源,那勁端就是對方肢體的末梢;接勁端是為了點勁源,點勁源是為了走勁端,二者互為依託。

點,又分實點和虛點。實點,顧名思義就是實手相接時,點問對方的勁力,再作判斷和反應。虛點,又稱空點或神點,是一方功夫達到相當境界的時候,還未與對方接手,就用意或神點住對方,一旦得機得勢,直接出手指出勁的方向,或甩手不要,對方身體失中,必然躍出或撲跌。

當然,實點也好,虛點也好,指的是內勁的方向,並沒有某種固定的姿勢動作。楊少侯能用二指點人發人,用二指接拳,並不是因為他練過鐵砂掌、二指禪什麼的,而是用二指點問對方的勁力,聽清之後迅速一斷,這時對方已經失中飄忽,再指出自己內勁本來要去的方向,來者「如球碰壁還」,所謂點斷發。我們說的斷彈、斷冷,也是指的這種點斷勁。只不過,這一切發生在極短的時間裏,大家看到的現象就是來人被楊少侯用二指發出,以為有神,於是將太極功夫神秘化,複雜化;殊不知這是楊少侯經過多年潛心修煉而成,大家懂得了太極拳的一些道理,經過訓練體悟,同樣可以達到一定的高度。

一接點中求,很多練家子都聽說過。但是,求什麼,卻各有各的理解。有人求的是密方,有人求的是奇巧,有人求的是勝負,有人求的是功名。我年輕時,有過幾次無心而為的絕唱,揚手將人發出十多米遠,眾人一喝彩,自己腦子發熱,就總想將人發得更遠更漂亮,執著於形,結果越追反而離目標越遠,弄得自己痛苦不堪,走了很多彎路。後來我才悟到,一接點中求,求的就是一個靜字。那段歌訣中,「手如刀鋸」,求的是靜;「身如猴,輾轉跳躍不停留」,求的是靜;「千著變化中心在」,求的是靜;「全在一接點中求」,求的還是靜。至於發人的遠近、高低、輕重,則完全要看當時的機緣條件,切不可一概而論。

兩人過手,動中求靜是萬能。心不散亂,心手合一,彼此之勁不混合,才能靜中生動。生動則靈,靈則巧,巧則近化。楊少侯身材瘦小,神色清秀,似無縛雞之力,卻能將太極修入化境,獨承浩瀚威名,原來就在於內心的靜。

----------------------------------------------------------------------------------------------

資料來源:http://www.drag-on-arts.com/phpbb/viewtopic.php?t=11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nlypower 的頭像
    onlypower

    快活閑醉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