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游武閒話》2008/10/13 00:00
1.分勁
聞懷湘師兄說及分勁一事,略誌之。人身體內,普遍來說有兩股力,一為地心引力,牽扯著我們的重心,向地球落去;一為人身結構本然之力,向天站起,頂天立地。大凡人身這兩股力相結不下,在體內糾纏,凡人皆是向下的地心引力為人身結構向上力所抵,反之亦然,所謂清濁不分是也。稍有功夫者,能將此兩力顛倒,使地心引力在下,而人身結構之力在上,分而流之。然此時,積習難改,上下兩力雖以顛但未能完全分開,所謂混沌雖判,猶未離也,此所用有時合宜,有時不合宜,時有時無,無法隨心所欲。若是完全讓這兩力分而化之,使彼此相應而無滯,兩力一分,所謂入地生根,真人呼吸以踵,此乃人身地心引力脫離人身結構之力,盡而落入地矣;反之,人身結構之力,攸然而上,如氣蒸薰,虛領頂勁、沖霄飛昇,此乃神意凌空,心虛若空之謂也。將兩力分而化之,從而使吾人身體不在為兩力纏結而苦,其中自然能得體安適,輕靈自然。此三者,乃天、地、人之謂也,乃人身三才,亦是形意三體之設也。若是能於在身體內分而化之,亦能於在任一部位分而化之,此所謂尺寸分毫之謂也。

2.由三節談練用之分
李仲軒為《逝去的武林》一書中,有幾段關於三節的一些典故。一是,有一次,李仲軒為替唐維祿出氣,想找一名戲班武生挑釁。但後來,武生知趣,兩人沒動手,武生還要請唐維祿吃飯。這件事讓唐維祿知道了,很是不滿意。唐維祿並且跟李仲軒說:「好險你們沒真打起來,因為你現在只會練,不會打。」唐維祿接著說練打兩法之不同:「練法要以身推肩,以肩推肘,以肘推手,直至練到川流不息的程度。而打法則先將手鞭子一樣甩出去,再以肘追手,以肩追肩,以身追肩。」二是,有一次,尚雲祥坐在床上和李仲軒閒聊,忽地一伸手,攫著李仲軒的手臂一晃,晃著李仲軒整個身子。尚雲祥嘆了口氣,直說:「你們是練拳不練根節。」根據李仲軒的說法,尚雲祥是說,練拳時,勁力要經過根節才會有勁。若沒有經過根節,就只是力,沒勁。

在形意傳家的《九要論》中,言明三節的作用:「夫氣本諸身,而身之節無定處。三節者,上中下也。身則頭為上節,身為中節,腳為下節。頭則天庭為上節,鼻為中節,海底為下節。中節則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下節則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臂則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手則指為梢節,掌為中節,掌根為中節。觀於是,而足不必論矣。故自頭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也。要之,若無三節之所,即無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是空;下節不明,動輒跌傾。顧可忽乎哉?故氣有所發,則梢節動,中節隨,根節催。然此乃按節分言者,若合而言之,則上至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夫何三節之有,又何有三節云乎哉?」由此可知,在《九要論》中,三節不僅是動作的規矩,更是勁路通達之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還是不明白三節的實際作用和操作,讓我舉推手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在練習推手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強調樁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樁架,則我們無法順利將外力導入於地,必生頂丟偏抗的毛病。因此,在練習推手時,當對方緩緩將勁力送入我們身體時,我們會調整樁架,鬆開諸關節,將外力導入於樁架當中,進而洩之於地。

從三節的觀點來說,這種練法就是屬於「練法」。在推手的過程中,我們的手實際上不會有任何推拉擠扯的動作出現,而都是利用腰胯和樁架來接化對方來力。因此,從整個運動來說,我們是先動腰胯,接著整個樁架開始調整,鬆開手上拙力,將對方勁力經由手,而接到樁架裡。在這個過程中,都是腰胯先動,故有「腰為中軸」的說法。

但是如果對方並非是合於推手法度,或是發力迅猛,或是我們在練習散手技擊時,我們其實很少是用上述的方式來接化對方勁力。因為上述方式是屬於「餵勁」的方式,也就是雙方並沒有輸贏勝負的問題,而是在相互練習的前提上,餵勁給對方,讓對方學習如何調整樁架來接化勁力。但是在技擊或是對方猛力發來時,如果我們再從根節,也就是腰胯慢慢去找,無疑是慢了一步,除非我們早已聽曉對方來意,一開始就沾著對方,否則必定應變不及。因此,在這種狀況的時候,都是由梢節先反應,中節繼之,根節再一起摧上,用太極拳的術語來說,是手先一鬆,腰胯運動繼之反應,接住對方勁力。

譬如推手時,當對方推手胸口時,如果是對方餵勁時,我可以慢慢調整我全身的樁架,使對方勁力完全接到地下去。但是對方若是暗施偷襲,或是瞬間發力往我胸口擊來,我就無法如此從整個身體樁架去作調整,我必須立即先將胸口一含胸,化去對方第一波的攻擊,再調動全身樁架將對方接住對方的勁力。這與武禹襄〈十三勢說略〉中所言暗合:「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

三節練用之分,可以用來說明一些奇怪的現象。譬如,我們可以偶然看見某些人的推手工夫很不錯,接化拿發都很輕鬆。但若是突然偷襲,或是在散手技擊時,這些工夫就完全用不出來了。這一點,也經常為一些人所詬病,認為中國武術只是在某些條件下才有所用。然而,這其實是這些太極高手,不明練用之間差別,當對方不是推手方式對你的時候,太極高手還是先從腰胯先找,調整樁架,結果反應不及,為人所趁。也因此,有了奇怪的現象,「有功夫,未必能打;能打未必有功夫」的矛盾發生。但從這個觀點來看,其實一點也沒有衝突,問題只是在於這些太極高手是以練法來對打法,當然為人所制!

然而,雖說練用有別,但其實都是要三節貫通,也就是樁架、勁路通明,方有所功用。所以在練拳時,我們還是著重於根節,也就是調樁的功夫。沒有樁架,勁路不通,即使再會打也是拙力,甚至有可能因此成傷。因此,還是要從練法一步步練習下去,功夫方成。

但若是三節皆已鬆淨,徑路通暢無阻,則「若合而言之,則上至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夫何三節之有,又何有三節云乎哉?」要此說來,此為練用不二之功,功夫至此,則無上述之弊。應此,仍是要三節齊整,徑路通暢,運用圓融,神氣攸然為妙。

3.說腰胯
在中國武學當中,腰胯的定義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太一樣。在武學中,腰乃是骨盆在腰際兩側的骨突,而胯乃是指鼠蹊部裡的大筋。正所謂「外者為腰,裡者為胯」,腰胯實則為一體兩面,而非截然兩者。

4.略述八卦變化之理
孫祿堂曾說八卦乃是變中,並將易數變化六十四卦,配上人身骨節。這是什麼意思呢?孫祿堂是單純地取象說譬,將八八六十四配上人身骨節數,用來說明人身八卦?還是在說明某些武學原理呢?我在三、四年前,完全認為這些都是孫祿堂取象附會而已。但是在近年來,我覺得孫祿堂或許是在說明一個勁力變化的武學原理。現在,就我所理解的,稍稍作點說明。

從勁路的角度來說,人身的每一個關節(節點),都可以視為勁力傳送中的阻礙。好像水道一樣,每一個節點都是一道道匣門,我們要將身上諸個關節鬆開,就好像要將水道匣門一個個打開,水才有辦法川流不息,自在無礙。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假若我們的節點全部鬆開的話,我們勁力傳送就可以沒有任何消耗,可以完全百分之百地傳送到我們所想要的地方。以接勁來說,當外力進來時,我們可以將外力完全洩到地下,不會將外力卡在身體裡,產生頂丟偏抗的毛病。以發勁來說,當我們兩足一踩,虛領頂勁一站時,足承地力,將勁反打上來時,每經過一個節點不僅沒有消耗,反而還一環環加速,形成沛然不可禦之勁力。

然而,節點不僅是勁路的阻礙或是加速器,同時,它也是勁路的鐵軌,引領勁力流動的方向。因此,每一個節點其實都可以轉換勁力的方向,無論這個勁力是外力或是內力。假設當有對方雙手推我右臂時,我鬆開右手,接著對方勁力,外形不動,肘略微沉落,隱往我右後方指去。如此,對方若不撤手,持續施力時,必定慢慢往我右後方滑過去。這是因為我鬆開右肘,同時賦與一個方向給對方之勁力,讓對方勁力往我所指定的方向流動,則對方全身亦為力所牽,往指定方向跌去。而從發勁的角度來說,當每個節點都調整到適當的位置和方向時,我周身之勁,都會往聚合起來,往同一方向流動,猶如百川匯流,奔向東海一般,此乃發勁也。

因此,從節點角度來說,每一個節點可以鬆開,也可以串合,也可以擰轉,進而使我們身體的徑路產生各種變化,而形成各種不同的效果。這乃是八卦變化之理也。由此觀之,我們可以發現到幾個有趣現象,首先,當勁力流經的節點鎛少時,代表著勁力能變化的方向愈少,但是消耗也愈少,因此勁力的方向性和強度都十分清楚。譬如對方推我膝蓋和推我腰胯時,將對方放出去時,推膝蓋對方可以感受較明顯的勁力方向和強度。

其次,當勁力經過節點愈多時,代表著勁力能夠變化的方向愈多,也因此,勁力具有極大的「表現空間」。譬如說,我放出對方的時候,可以讓對方感覺到十分強烈的方向性(即是往某個特定方向跌去的感覺),也可以讓對方無所知覺地出去(感覺不到勁力的方向而跌出)。在接勁時,我可以將勁力接到足心入地,也可以在手腕上一擰,將勁力放到外面去。在發勁時,我可以將勁力變化地十分輕柔,也可以十分地雄厚。

再者,鬆開、串合、擰轉每個節點,都需要各個節點相互配合方有效果。但是當節點愈多時,代表著我們要鬆開的節點愈多,也就是說,我們愈會有斷勁的可能(諸節點協作運動不協調),同時也是說,勁力的阻礙會更多。因此,如何將全身節點一節節地鬆開、再一節節地接上、擰轉,乃是勁力通達,欲求變化的重大關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