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四經》山左琅琊 王南溪注解
海右珠山 宗景房參閱

〈內功經‧卷一〉

學醫道者,不可不明乎經絡,何況習內功乎?若不明脈絡,猶習射而操弓矢,其不能也決矣。能內景遂道,返觀而以察之,則體用兼備矣。

內功真傳,脈絡甚真。【內功之要,第一要知脈絡,脈絡不知,勉強用之,無益有損。】

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任脈起於承漿,直下至陰前高骨。督脈起於尻尾,直上由夾脊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止。】

井池雙穴,發勁循循。【井者,肩井穴也,肩頭分中。池者,曲池穴也,肘頭分中。此周身發勁之所也。】

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嘆無垠。【本者,自然之真氣也。用功之久,方悟其妙。】

龜尾升氣,丹田煉神;【尾骨盡處也,用力向上翻起,真氣自然上升矣。臍下一寸二分丹田穴也,用功時存元神於此處耳。】

氣下於海,光聚天心。【小腹正中為氣海,額上正中為天心,形光於外也。】

既明脈絡,次觀格式。【格式者,入門一定之規也,不明此,即脈絡亦空談耳。】

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正頭起項壯面神,順肩活背勢平正;胸出,身微有收斂,此式中之真竅也】

足堅而穩,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脅開而張,【足既動,膝用力,前陰縮,兩脅開。】

氣調而勻,勁鬆而緊。【出氣莫令耳聞,勁必先鬆而後緊,緩緩行之。】

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有丹田氣之歸縮。【吸入呼出勿使有聲。提者,吸氣之時存想真氣上升至頂也;下者,真氣落下也,伏者覺周身之氣漸小,墜於丹田,龍蟄虎臥潛伏也】

下收谷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漸至底收。【收者懼氣泄也提玉樓者耳後高骨也使氣往來無阻礙也不拘坐立氣自喉以肺心也氣雖聚於丹田存想沉至底方妙】

升有升路,脅骨齊舉;降有降所,俞口氣路。【氣升於兩脇,骨縫極力開張向上舉之,自然得竅;降時必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得真路。】

既明氣竅,再詳勁訣。

曰通,勁之順也;曰透,骨之速也;【通,透往來無礙也,伸勁拔力,以和緩柔軟之意。】

曰穿,勁之連也;曰貼,勁之絡也;【穿貼橫豎連絡也,伸勁拔力,以剛堅凝結之意。】

曰鬆,勁之渙也;曰悍,勁之萃也;【鬆渙者柔之極也,養精蓄銳之意也。悍萃者剛之極也,氣血結聚之謂也。鬆如繩之繫,悍如水之清。】

曰合,勁之一也;曰堅,勁之轉也。【合者,合周身之一也;堅者,橫豎斜纏之謂也。】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將肩井穴之勁沉至湧泉;逼臀者,兩臀極力貼住也;襠者,內向外極力掙橫也;提胸者,起前胸也。】

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斗,鬆肩以出勁。【頦骨向上提,起項是矣.兩背骨用力貼住,覺其勁自臍下而出,至六腑向外,轉至斗骨而回,出勁之時,將肩井穴軟意鬆開,自無礙矣。】

折天柱以下氣,瞻合骨以立門。【此穴存項後高骨上,下氣之時,極力貼之;合骨者,虎口穴也,遇敵時擎卷目視之。】

橫勁豎勁,辨之分明,橫以濟豎,豎以橫用。【豎者,肩至足底也;橫者,兩背手也。以身說,豎者,自腋至二肩穴;橫者,自六腑轉於斗骨背也。自襠至足底,自膝至於臀,以腿而言之。】

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支元首,收納甚妙。
   【吸氣納於丹田,升真氣於頭,復自俞口降於丹田。一運真氣自襠下於足底,復上自外胯升於丹田。二運真氣自背骨膊裡出手,復自六腑轉於丹田。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並行不悖,周流不息,久久用之,妙處甚多】
煉神煉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

靜生光芒,動則飛騰。【氣勝形隨,意勁神同;神帥氣,氣帥形,形隨氣騰。】
      
以上勁訣既詳,下言調氣之方:

調氣凡初入門,每日清晨靜坐盤膝,閉目鉗口,細調呼吸,一出一入,皆從鼻孔,而少時氣定,遂吸氣一口 納入丹田,助以津液,足三十六度,則真火自降矣。但吸氣時,須默想真氣自湧泉發出,升於兩脅,自兩脅升於前胸,自前胸升於耳後,遂升於泥丸;降氣時,須默 想真氣由泥丸至印堂,由印堂至鼻內,由鼻內至喉,由喉至夾脊,由夾脊透於前心,由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氣足,自能從尾閭升於夾脊上泥丸。

 

〈納卦經‧卷二〉

乾三:頭肩法乎天乾,取其剛健純粹。 坤三:足膝法乎地坤,取其鎮靜厚載。 

【評曰: 陰陽合德,氣發四體,備乾健坤順之德,當其靜也,陰陽所存,無跡可見,及其動也。看似至柔,其實至剛,剛柔互運,無端可尋。是謂陰陽合德,故取諸乾坤也。 凡 一出手,先視虎口穴,前頜用力,正平提起,後脊背用力塌下,真氣來時直沖尻尾長強穴,穀道著力提住,由脊背上升至頂,由百會轉過昆侖下印堂,貫兩目而至 鼻,其氣欲從鼻孔匯時,即便吸入丹田,兩耳下各三寸六分之象眼穴用力向下截住,合周身全局之力守之,用之久久自知其妙也。 凡一用步,兩外虎眼極力向內,兩內虎眼極力向外,委中大筋,竭力要直,兩端骨複竭力要曲,四面相交,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則湧泉之氣,自能從中透出矣。 】

巽三:肩背宜於鬆活,乃巽順之意。 兌三:襠胯宜於靠緊,須現兌澤之情。 

【塌肩井穴,須將肩頂頭正直落下,與此肩骨相合。曲池穴比肩頂骨略低半 寸,手腕直與眉齊,背骨遂極力貼住,此是豎勁,不是橫勁。以豎則實,以橫則虛。下肩井穴,自背骨直至足底,故謂之豎。右臂則收左臂之勁,自骨底以意透於右 臂,直達兩扇門穴,故謂之橫。兩勁並用而不亂,元氣方能升降自如,而巽順之意明矣。】

艮三震三:艮象曰: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其義深哉!

【胸欲竦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動莫測。 評曰:震上艮下曰頤,為平為止。手止,人震動也;足止,中開胸自襠皆虛如四陰,則內剛外柔,如頤中有物能噬嗑,則物不能阻隔矣。取諸頤小過,艮下震上,雷在山上震驚百里,令人不及掩耳。足下屹立如山,震為足,為動也。 肋者,協也,魚腮也。胸雖出而不高,雖閉而不束,雖張而不開,此中玄妙,難從口授。用力須以意出,以氣騰,以神足,則為合式,非出骨肉之勁也。用肋一氣之呼吸,為開閉。以手之出入為開閉,以身之縱橫為開閉。高步勁在於足,中步勁在於肋,下步勁在於背,自然之理也。 】

坎三離三:坎離之卦,乃身內之義也。可以意會,不可言傳。

【心腎為水火之象,水宜升,火宜降,兩相既濟,水火相交,真氣乃萃,精神漸長,聰明且開,豈但勁乎! 練神練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

 

〈神運經‧卷三〉

總訣四章          
  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報導而能壯,練神而有飛.固形氣.以為縱橫之本;萃精神,以為習騰之基.故形報導勝,能縱橫;精神斂,能習騰.
  
  右第一章言神運之本
  
  先明進退之勢,複究動靜之根,進先伏而後起,退方一合而即動.以靜為本,故身雖疾,而心自暇,靜之妙,當明內外呼吸之間.縱橫者,勁之橫豎;飛騰者,氣之深微.
  
  右第二章言神運之式
  
  擊知者,有用形、用氣、用神之遲速;被攻者,有僕也、怯也、索也之深淺。以形擊形,自到後而乃勝;以氣擊氣,手方動,而不謂;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入。形受形攻,形傷而僕於地;氣受氣攻,氣傷而怯於心;神受神攻,神傷,而索於膽。
  
  右第三章言神運之用
  
  縱橫者,脇中開合之式;飛騰者,丹田呼吸之間。進退隨手之出入,來去任氣之自然。氣欲露而神欲斂,身宜穩而步宜堅,既不失之於輕,複不失之於動。探如鷹隼之飛,疾若虎豹之強。
  
  右第四章合言體用之意
  
   山不汗則崩,木無根是倒,水無源則涸,功夫亦然。學者欲用神運經,必須內功、納卦、十二大勁,周身全局方可學此。否則不惟無益,而且有損。凡用此功,必 須騎馬式,穩住周身全局,一呼則縱,一吸則回。縱時兩足齊起,回時兩足齊落,此法永不可易。然用勁,又因敵佈陣,當有高低、上下、遠近、遲速、虛實、大 小、變化不一。剛柔動靜之間,成敗得失之機,在是焉。欲善用勁,須動步不動心,動身不動氣,心靜而步堅,氣靜而身穩,由靜而精,自得習騰變化矣。蓋知靜者 神緩而眼疾,心緩而手疾,氣緩擊步疾。蓋因外疾而內緩,外柔而內剛,知體用之妙也。所貴者,以柔用剛,方是真剛,以柔用疾,方是真疾,此中定靜妙奧之用, 得之於象外,非可以形跡求也。學者務要深詳參究,久而久之,神運之法自能悟其妙理。
  
  神運既明,請再言內功十二大力法。
  
  一曰底練穩步如山   二曰堅膝屈直似柱
  三曰襠胯內外湊集   四曰胸背剛柔相濟
  五曰頭顱正側撞敵   六曰三門堅肩貼背
  七曰二門橫豎用肘   八曰穿骨破彼之勁
  九曰堅骨封彼之下   十曰內掠敵彼之裏
  十一曰外格敵之外   十二曰撩攻上下內外如一矣  

 

〈地龍經‧卷四〉

  十二局

地龍真經,利在底攻;【用腿腳撩人步枯之枝耳】
全身練地,強固精明;【氣血勁神練成一團隨意用】
伸可成曲,任亦能行;【伸曲自由,行住任我,何可或不可】
屈如伏虎,伸比騰龍;【縮四肢頭伏手上蜿蜒起立如常】
行住無跡,伸曲潛蹤;【上下伸縮,變化莫測】
身堅似鐵,法密如龍;【不堅則亂,不密則失】
翻猛虎豹,轉疾隼鷹;【虎必須猛,鷹轉在疾】
倒分前後,左右分明;【閃轉騰挪,使敵人回不能顧】
門有變化,法無定形;【反側仰伏,手足攻擊,妙難窮】
前攻用手,二三門同;【攻前以掌當先,肩肘濟之】
後攻用足,踵膝通攻;【下部用攻,以足當先】
遠則追擊,近則接迎;【憑襠當要迅速得法】
大胯著地,側身局成;【側倒在地,用手輕按活動】
仰倒若坐,尻尾單憑;【以尻骨作轉軸】
高低任意,遠近縱橫。【暗屈一足著地即起】
  

  此書自初得者言清始之初總憲王公得之於水底石函中上卷名劍丹下卷名內功百年之後南溪子悟透方知是寶傳與知已宗景房學者用此必須從內功起手納卦次之神運又次之地龍收功久而久之無敵於天下矣
壬申二月花朝日錄於陪都小有天

  甲申夏至前三日北京宋約齋錄

-------------------------------------
附錄:


周天法運義

法由內臟,外無形跡,僅可意會,難一言說。徐徐引氣,呼吸以鼻,腿足並齊,身體直立,頭頂提項,谷道內斂,目視正平線,耳聽內消息,氣由丹田升降,兩手守心自然。

調息法運義

運用內功,最要調理氣息,不定時地,不拘坐立,不言不動,妙從靜出。最注意者,將氣歸納於丹田,口虛含,舌頂上齶,從鼻中呼吸,愈慢愈緩,細長而勻,不令有意,純任自然,意靜神安,安而自得,不可間斷,不論時辰,初練宜漸漸加長,日久生動,其妙無窮。

赤肚子胎息決

氣穴之間,昔人名曰“生死門戶”,又謂之“天地之根”,凝神於此,久之,元氣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捷,動作不疲,四體健康,顏色如桃李,去仙不遠矣。此亦是拳術內勁之意義也。

----------------------------------

宋光華論《內功四經》

  筆者認為,《內功四經》與武術鍛煉關系極為密切,它符合武術鍛煉生理要求,與形意拳理結合後,更 加完善與豐富了形意拳的內容。經宋世榮老先生反復的研究與實踐,確實證明了這一點,進而也引起了眾多武術愛好者的興趣。然而,由於理解與體會不盡相同,所 以,武術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與認識。現將本人的一些膚淺認識與部分體會作簡要介紹,以供武術愛好者參考。
   

  《內功經》一開始就講到:"內功的傳脈絡甚真",即言:"內功之要第一要知脈絡,脈絡不知,勉強 用之無益有損"。這裡主要講到任、督兩脈在人體正面中線,起於承漿直下陰前高骨;督脈在人體後面中線,起於尻尾直上由夾脊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止,這與 《內功經》介紹是一致的。據有關資料介紹,督脈,大約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述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脊髓神經;任脈則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自律神經系統。經文還講到"前 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任督兩脈是氣路,與井、曲雙穴配合發勁。井即肩井穴,在肩頭分中;池即曲池穴,在肘頭分中。脈絡、氣路運行於內,直 觀上肉眼是看不見的,所以說只能意會。筆者認為,任脈即胸脅、督脈即肩背,用形像之比喻,人在拉車時頭要低一點,才感到出氣順暢,能用上力,這是肩背之 勁;在推車或推托一些物體時,則要頭稍抬一點,這樣能用上勁,出勁入法。所以說氣力發自肩背時為督脈勁,具體到臂部,即臂之外側;氣力發自胸脅是任脈勁, 具體到手臂時,即臂之內側以至掌根。在《宋氏形意拳》中寫到發勁方法:"內外相合,上下互撐,左右爭衡,前後互為作用,全身整體配合,掌握先鬆後緊、緊而 速鬆、隨鬆隨緊、貼背轉鬥、鬆肩出勁的六合整體勁鍛煉方法,進行發勁練習。"上述內外相合是外形、神意、外力要與內意、內勁、內氣(即《內功經》的要求) 相合;上下互是頭要頂、領,保持中正,下頦提收,頸部豎直,提胸下腰,按肓練步,逼臀豎膝等,均有上下互撐之意,即頭、頸、胸上提,肩往下沉,兩面三刀臀 極力貼住下催於膝,足趾抓地與膝配合,膝部處屈內直(委中大筋伸直),上述一上一下形成互撐。左右爭衡是左側發勁右側用力,反之亦同;襠胯、兩膝、兩踝均 要求內外爭衡,否則身體容易偏離中心而失控,造成氣不順,勁不整,為此必須左右兼顧,保持身體中正,手腳協調,角度適當,即便在身體不平衡的情況亦要通過 軀體的調整保持平衡。例如練熊形時,兩肩的發勁必須平衡,否則用不上勁,而使自身失去平衡。前後互為作用,是指雙腳三體式步站立,前腳向前蹬踏地面,其反 作用於後面,後腳向下蹬踏地面,其反作用於前,雙腳合力通過與膝的相互作用,集中力量彙集於胯腰,形成中節力量,這樣在兩腿四面相交的情況下,穩固了底 盤。腳的蹬踏力越大,反作用越強。 
   

  經文中這樣講到:"足堅而穩,膝屈而伸,襠深而藏,脅開而張,足既動,膝用力,前陰縮,兩脅 開"。在上身則是沉肩、含胸、拔背,並要求兩背骨用力貼住,將肩松開,勁力順達梢節而出,這就是經文所述:"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背平而正;貼 背以轉鬥,松肩以出勁。結合內外三合,先松後緊,在瞬間緊縮驟然發出抖絕之勁(爆發勁)。在發勁前必須保持松的狀態,即經文所講:"松渙者柔之極也",即 松柔之時,猶如繩子一樣,不屈不僵,柔韌自如。這樣可使人體各系統,如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淋巴、內分泌系統等等生理機能在放松的情況下正常運行,保持充沛 旺盛的活力,蓄以待發。否則,即造成緊張、僵滯、遲鈍待等狀態。經文雲:"悍萃者,剛之極也,氣血凝聚之謂"。即悍如水情,乃指在發抖絕勁(爆發勁)時, 猶如冰崩、彈炸一般,清脆果斷,干淨利落,瞬間全身緊縮發生出整體之勁。此勁在動態中近似汽車在急駛中緊急剎車時的慣性力,如在靜態中,即不動步的情況下 發勁,亦要全身放松,在適當的距離,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驟然發出很大的抖絕整勁,此是內動而外靜的體現。"緊而速鬆,隨鬆隨緊",是說在發勁後即 速放松,使各器官盡快恢復正常狀態;隨松隨緊是指在連續擊打情況下的狀態。總之,筆者認為,《內功經》所述是符合人之生理,具有矛盾統一的觀點。經文後面 還談到勁訣,有些勁訣在套路中已談及一些,有的尚須習者在明師的指導的自悟之。
   

  以上為動功,後面還講到"五氣朝元與調息"的靜功。靜與動是兩個對立的名詞。從宏觀來講,它表示 自然界物理現像中的兩種對立狀態;從微觀來說,是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狀態。"萬事從一起,萬事靜中得"、"水靜則清、人靜則神明"、" 靜為萬法之宗",都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狀態。"萬事從一起,萬物靜中得"、"水靜則清,人靜則神明"、"靜為萬法之宗",都說明靜的重 要。動與靜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動一靜之間,也可以說在動靜之中(一陰一陽謂之道),所以不能認為"靜"便是道。
   

  求靜上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謂基本方法。"靜"包括形體靜,思想靜,環境靜。一切生命功能 的泉源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態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朵花、一粒種子都是在靜態中成長、發育 與凋謝。人的生命亦是經常需要與活動相反的"休息"。睡眠是人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人生往復不絕的生命功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來得到勃勃生機。然而,人 們習慣於動態,這是一般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但在社會的交往中,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私心雜念等……有如"無盡長江滾滾來"的感覺,這就需要尋找入靜 之途徑。入靜的過程說白了就是與情欲、躁動和私心雜念做鬥爭的過程,練習靜功的方法有多種,不妨可按《內經功》中的"五氣朝元"與"調息"的方法試練(在 《宋氏形意拳》的"靜功練習"中作過介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勞動、運動一天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是得不到恢復的,或者休息不好, 睡眠不良,陰陽不平衡,則嚴重或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工作、學習和生活,形成精神不振、反應遲鈍、動作緩慢、力不從心、效率不高,甚至神經衰弱等狀態。所以, 只有從事科學的鍛煉,加強營養與衛生,改善不良的習慣,調整好情緒,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便全身的神經、器官得到充分的恢復,做到勞逸結合、動靜平衡,即 可逐步達到內外兼修的良好效果。 
   

  《神運經》主要講在內功、納卦的基礎上對武術技藝在競技對抗中的應用,以及應當注意的方式、方法 與技巧等。它首先講到步法的進退,身體的起伏,動靜的內外配合,橫豎勁力的妙用等。其次,講到"以形擊形自到後而乃勝",即在以形擊形時,對方因遲緩、防 化不當,預測不准等被擊出或擊倒,但毫不怕意,在改變方式或調整進攻方法後乃有取勝的機會,也就是說水平接近。"以氣擊氣,手方動而不畏"。氣,亦有先天 與後天之分。先天氣曰元氣,來自混沌之物;後天氣則來自呼吸之氣和水谷之氣。兩者相合稱為真氣,遍及人體各個關節部位,聯結內髒、外肢、血肉,來維持生命 的正常活動。"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片枯矣"。這裡所講之以氣擊氣,是指對方水平有所差別,即所稱之"冷手",就是說在對方無防備之時,突然快速擊 打有效部位,使對方感到很突然,始無所料,甚至感到呼吸受阻,所以心理緊張,動作不自然,這叫"氣攻氣傷而怯於心"。"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入",神,它 通常意義,尤其是指哲學意議上的"精神"概念上是有較大不同的。神,指的不僅是人的意識活動,亦指人體的調節功能。它的產生一為先天人的生命所給予的元 神,二是後天水谷之精氣。"元神者,腦中無念之正覺也"。元神可能還有更深之含義,有待後學者發掘之。所謂神,指心神、神志、精神、元神等。以神擊神,是 指雙方水平差異較大,對方看到其神色、神態咄咄逼人,無法還擊,並有恐懼感,即使冒險亦無取勝信心、故不敢接近,所以說:"身未動而得入"。譬如一個手無 寸鐵的人,突然看到一只飢餓待食的野獸,它兩只炯炯有神的眼睛虎視眈眈地盯著,即感到坐以待斃,毛骨悚然。此即"神攻神傷而索於膽"。其三,講到技擊時要 沉著,身宜穩而步宜堅。呼吸與全身動作自然配合,身體平衡,對准目標,手腳齊到,動作疾速。其四,特別強調根節必須穩固。在好內功、納卦的基礎上練好十二 大力法,同時,針對對方掌握好高低、上下、遠近、遲速、虛實、大小等變化,以及剛柔相濟之配合和用身體各個部位擊打對方的法則。
   

  宋世榮先生曾講:"應敵之時,當剛則剛,當柔則柔,起落進退變化皆可因敵而用之也。"又言:"物 之伸者是吾拳之長勁也,物之曲者是吾拳之短勁也,亦吾拳之劃勁也,物之曲曲彎轉者是吾拳之柔勁也,物之往前直去猛快者是吾拳之剛勁也。"《神運經》中亦講 到:"以柔用剛方是真剛,以柔用疾方是真疾,此中定妙皆得之於象,而非可以跡求也。"從上述可以得知,在發勁時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則剛與柔化 皆有之。
   

  《地龍經》顧名思義,好像在地面上的"龍"一樣,它能發揮下部運動關節部位的各種功能,正如《地 龍經》最後一句,"高低任意,遠近縱橫。"《內功四經》原跋中寫到,必須從內功入手,學練納卦次之,神運又次之,地龍收功。這說明身體練得結實靈話,全身 主要關節部位均可變化應手,即大成矣。在形意拳練到上乘時,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中之中是真意"。但此項功夫不易練成,練成者極少。筆者只能按文義及 先輩口傳與個人體悟作膚淺認識。由於文化、領悟等條件所限,難以表述准確和完整,懇請讀者提出指正。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bagipigwua1tonbe-blog/archive?l=f&id=128

http://www.bengquan.cn/News_View.asp?NewsID=59

http://www.xingyi-song.com/display.asp?id=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