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極拳正宗自序〉 [註1]

  余弱後遊燕京,是時體羸多病,頸間瘰癧纍纍,多方醫治未得全效。聞北平體育社有傳授太極拳者,其術卻病延年,喜極,即由友人介紹入社為社員,凡十餘年。其間兼習八卦形意,唐拳刀劍槍棍之術,然非性之所好,練習未久,旋即棄去。獨於太極一道,心領神會,惟日孜孜。

  北平中央公園,為人士習拳之勝地,清晨柏樹之下,習太極拳者至夥,余見而慕之,於是又由介紹入公園之行健會為會員。行健會中故有太極拳導師楊澄甫[註2]、孫祿堂諸前輩,余雖未拜其門牆,而朝夕接談講手,受其耳提面命,所獲良多。而斯時體育社之太極拳導師,則為吳鑑泉、劉彩臣諸前輩,而澄甫之兄少侯先生,亦時到社為同人講解。先生之太極拳術,於北平可首屈一指,雅與余善,余常為之介紹門徒,以故與之往來獲聞其餘論。

  余之始習太極拳也,未知其妙,僅旦旦練之而已,及一年之瘰癧全癒,體亦加健,始奇之;於是再謀所以深造者。日訪北平之歹極拳家,與之講手析疑, 方知各家拳式姿勢,雖微有不同,而用意初無差別。民國十七年予南歸鄉里,即教授太極拳術於福州女子中學校,及鶴齡英華中學校,其後從余遊者頗亦有人,然能 精研者絕少,蓋此道非恆久不為功。

  今政府諸公,提倡厥道,不遺餘力,余恐流派愈遠,紛歧愈甚,毫釐之差,謬以千里,乃翻檢舊譜參之以諸家著述,由流溯源折衷於正,與魏生開瑜,晨昏討論,約三個月,六易稿始克成書。圖說術理,由淺及深,必明必備,無頗無偏是或可為學術技者之筌蹄也。

                   民二十三年孟秋陳芑洲序於福州女子中學校

 

二、〈第五章 太極拳經驗談〉 [註3]

  初練太極拳時,往往兩腳著地不實,氣喘促不寧。此病大腹未鬆張,故氣不能沉於丹田。上體用力,故重心不能移於兩腿。練習時宜腰腹鬆張,上體酥軟,呼吸綿綿,若存若亡。然後濁氣下降,清氣上升,練拳之後,渾身快爽,如新浴焉,此氣遍身軀之效也。

  初練太極拳時,筋未長骨節未開,出手動腳板滯僵硬。此時要存想三十六關三百六十骨節間,節節鬆脫,神氣流行,久而久之,氣則有聲,肉綿骨固,方能極柔較而極堅剛也。

  凡練太極拳時,此式與他式連接處,必搖身、過胛、轉腰、運腿,方能得勢,而勁又必起於大腹之中,如中央政府之能統率四方,則全體上下左右,自能 均調無偏傾之患,余初練太極拳時,架子太高,兩腿虛浮,指臂之勁,其發無根。一年之後漸練漸矮,腰腿有力,指臂之勁,亦漸沉著矣。

  初練拳時,不懂練氣之法。練氣者大腹一張一弛,鼓盪丹田之氣,自胸膈上背至於巔頂,下流四肢,再由四肢之末漸漸斂氣由胸下沉腹部,歸於丹田為一周。此時呼吸之氣,宜綿綿若存,不可粗大。

  初練太極拳時,每易鼓勁催氣,自以為得訣,不知此大謬也。太極拳要斂氣入骨,使氣行於骨膜之間,成為內壯,故其行氣祇宜以意不可以力也。

  孫祿堂先生學太極拳於河南郝為真[註4]。其練法,多用一足立地,一足尖立地附著其後。余疑其不得力,問之先生,曰:「單腳練法,使身體易於閃轉,進退均能便捷,惟發勁時無所用之。蓋發勁時,非兩足輪轉之力不可也。」

  孫祿堂先生言余練太極拳時,但覺如身在水中浮游,此渾身氣遍之效也。蓋練太極拳時,固身氣要齊到,方無凸凹之病;惟要沉著斂神入骨,方不至成為外壯耳。

  楊少侯先生與余言,體育社某君練習太極拳十餘年,毫無是處,緣其渾身搖動過甚,頭無頂勁也。有頂勁者頭虛懸,身正直,腰部微動而已,步雖輕靈,而體實安舒中正也。

  初練太極拳時,拳師告余不可用力,余覺不用力甚無意義。其後閱太極拳譜,始知勁發於腳,腳一蹬其勁上於腿,然後由腰一轉,其勁使至背膂;再將肩胛一搖,其勁便通於手臂,能如此則不用力自有勁矣。

  余在北平體育社時,一天與楊少侯先生,立而談論。有拳術家某甲自後出其不意欲拔先生之足,余但見先生以手向後一攝,某甲仆地呻吟不休,先生笑曰:「拳術家豈輕與人為戲者,此薄懲也。無妨,一二日自癒。」先生之靈覺,洵非吾輩所能及也。

  凡練拳時,一式有一式之意,必須體會入微,無中生有。如與人交手狀亦必明此手合履、擠、掤、按、採、靠、肘、列[註5]八法中何法,粘、連、黏、隨四著中何勁,久而久之出手有法,應變不窮,自不至動為人制,此拳論所謂「著熟乃能懂勁」也。

  每晨圍起練拳數套,最為有益,惟須於潔淨空曠之地行之。不過意盡即止,多練無益也。

  太極拳推手最有興趣。余在北平每晨赴體育社或中央公園,練拳後即尋同志推手,最少總有二小時。曾與孫祿堂先生推手,見先生身法靈敏,好用閃碾騰 挪之法,與吳鑑泉先生大異其趣。蓋先生精於形意八卦,其太極拳法多由八卦蛻化而來。余常與吳鑑泉先生推手,但覺其空虛含蓄,勁至其身似為所吸,歎其術之精 妙。與楊少侯先生推手,但覺其緊切粘迫,捷如閃電。與楊少侯先生之弟澄甫先生推手,則覺其勁如走珠,發出毫不用力,其獨到之處,殊難企及也。

  劉彩臣先生嘗與余言,從前袁項城之幕客有宋某者[註6],係宋遠橋之後,精太極拳,北平之太極拳多往拜之,其言曰渾身可分若干點,有強有弱,有遠有近,兩力相加,點強者近者勝,弱者遠者負。至於太極拳之能四兩撥千斤者,無非能變弱點為強點,變嘉點為近點而已。

  余於中央公園行健會前,見楊澄甫先生之門徒二人推手,其一用順牽羊法,將其一人牽跌於地,自以為得意。先生見之曰:「此法合乎?太極拳之法,必用圈力推人於外,非牽人向後之法也。爾非吾徒矣。」其門人懷慚而去。

  余在體育社時好推手,常以力制人。有沈某者與余同習太極拳,而推手時每為余推出尋丈之外。沈君發憤為雄,晨起必練拳三套,且架子甚低。過一年後,余與之推手再欲推跌之而不能矣。此多練架子之功也。

  與人推手宜微動即覺,覺而即粘而制之。迨其勁既發,然後借力還力,尚在其次也。

  凡練拳時要收視返聽,凝神入於氣穴(丹田),運氣行於骨膜。然後渾身俱有靈覺,不恃目視,故神不散亂也。

  凡練硬拳者,非盡化後天扭力,不得入太極之門。故初練太極拳者,絲毫著力不得,一有意用力,便墜旁門,不可不慎也。

  昔楊露蟬先生滿練太極拳時,其行動俱有圈意滿故能獨得其精妙,吾輩宜效法焉。

  吳鑑泉先生謂余曰:「太極拳原有五星錘,其法全用錘而不用掌。」余當時未敢請益。揣其意,蓋太極拳之打法也。後考南派太極拳之六路十段錦,其用勁與今之太極拳大異,豈即五星錘之法歟!

  吳鑑泉先生練單鞭一式,用四平馬,有譏其犯雙重者。先生曰:「四平馬為椿步中最要者。太極拳有靜有動,靜時要如山岳,非四平馬曷足當之?」

  初練太極拳時,宜順身體自然之姿勢,兩足之橫距離要與肩同寬,兩膀要鬆輕任其下墜,兩腿亦不可用力,立地祇要鬆開受地心吸力吸引向下。久之椿步自能穩固,此太極拳之落地生根法也。

  今之練太極拳者,只知粘連黏隨,不丟不頂而已。其實太極拳之勁,不祇此也。楊少侯先生練太極拳時,常用冷脆快硬之勁,見者異之,以為非太極拳也。

  楊太侯先生練太極拳時,常用斷勁。余詣其故?先生曰:「運勁要連,發勁要斷;惟勁斷意不斷,斯可矣!」

  北平有緜張者,年六十餘,家貧無以為生,獨攜一刀鬻技於天橋,其所練者,太極拳也。余邂逅之,邀往酒樓與之暢談。據云:「彼曾學技於楊班侯先 生,後又從班侯之門人陳秀峰學。」余請與之推手,彼亦不辭,推手後方知其造甚深,數日必訪之。彼住於客館中獨居,亦甚無聊,喜與余談太極理法,且誦太極拳 論甚熟。數往後,出太極拳譜示余。余喜極,亟借歸鈔之。蓋余欲求此譜數年而不能得者也。此後余與之往還數月,頗有所得,後竟不知所之。

 

-----------------------

註1:陳芑洲:《太極正宗》[出版地不詳] : 魏開瑜。 民95 [增訂]三版。p.7~8。

註2:原作為「楊春圃」,應是楊澄講也,故改之。

註3:陳芑洲:《太極正宗》[出版地不詳] : 魏開瑜。 民95 [增訂]三版。p.105~112

註4:原作為「郝為楨」,改為「郝為真」。

註5:「履」、「列」打不出來,請見諒。

註6:袁項城即是袁世凱。「宋某」者,即是宋書銘,其事王新午於著作《太極拳闡宗》中有所介紹。李先五的《太極拳》所打的「三世七」,即為宋書銘所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