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煊,楊式太極拳汪永泉先生的徒孫,為其弟子朱懷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與汪永泉住宅咫尺,時常過去看師爺。師爺汪永泉跟前有少弟子、學生來學拳,院子大,有練拳的,有站椿的,他最愛的是聽汪老爺子說拳。回到家又聽父親給學生說課說拳,聽勁發人.....

     春煊對傳統太極拳有獨特到的見解和深刻的認識。春煊和我很投脾氣,他沒有門戶之見,我專攻吳式太極拳也沒有門戶偏見,我們聊起拳來十分投機。春煊必提師爺在拳上的主張,從拳理中體驗深刻,可謂「活學活用」。春煊常說:「太極拳本來很簡單,被現在的人搞複雜了。」

     春煊身懷太極拳鬆空絕技,待人謙虛、和善,只要說拳毫無保留。按他說的拳理操作,極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將春煊打出去。他笑著說:「你作對了,我就出 去!」他給別人說拳,手把手試驗,做對了,他便被打出去,這是一種美德,也是難能可貴之處。社會上常看到將人打去從不說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 在工體練拳,凡認識的、不認識的來到拳場,有的說:「朱老師學習。」他忙著笑笑說:「一塊研究,多交流。」從不說,「我教你」、「你不對」這種有傷對方自 尊的話語。春煊為人平和、低調,從不說高深的理論,也不想獨占太極空鬆絕技,敞開心扉,盡說修煉之法,怕你不懂,故反覆介紹。

     春煊說的拳理簡單,用則靈。有一位朋友被對方用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動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見此景忙過去笑著說:「太極可不是力 氣活,使這麼大勁累不累?咱這太極拳是用意。聽說過嗎?用意不用勁!」他想了想說:「哦,這是李亦畬大師說的。」說罷,請兩位輪流像剛才那樣用力推他的胸 部,倆位都推了一次,誰也沒敢推,手掌還沒推上春煊的胸,兩隻腳已經晃悠,人往上冒,張著兩掌發不出力。朱老師給他們解釋說:「對方推你胸,你別想胸,你 周圍那麼大的地方,想哪兒他都得出去!」話語不多,這裡邊蘊涵著勁與鬆,力與空的深刻哲理。太極拳絕對「不是力氣活」,春煊說太極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記 得朱懷元大師不止一次對我說過關於推手的法則,他說:「對方撲來,周圍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請他到哪邊坐,他便到哪兒去。這時你要是用力拉,用勁拽,人家可 不聽你的。」太極推手就是這麼簡單。

     與時俱進、簡單、簡捷,如果十年數十載練來練去練不好太極拳,內功不上身,你該改變思維方式,對太極拳重新認識。春煊認為傳統太極拳的修煉,先解決修煉 者對太極拳的認識上的煩瑣,首要是「解決思想問題」。什麼思想問題呢?憑多年與春煊接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1. 不要將太極拳看得過於玄奧,或者精深難求,學不會弄不懂。自然、簡單、虛空,不要刻意去修煉。春煊推手很簡單,自自然然,推不上他。

  2.怎樣練拳就怎樣推手,身形不要慌亂,也不要妄動。推手不是力氣活,不用強力拙力,要虛實分清。對方推來,不要想著被人推的部位,順人之勢,屈己從人,往身外空間想,可解困得安,春煊推手捨己從人,出手往他身上推,他輕鬆將你化開。

  3.推手往來用意不用力。不要求勝,在推手來往中其奧妙表現出推手藝術的完美;鬆、柔、軟、圓,靈活運用蘊涵著養生之道。一定警惕蠻力推手,傷人也傷己。春煊空手空身,任你怎麼推,他微笑著從容輕隨。

  4.推手是拳架的深層次,神意氣內外相合的巧妙運用,空靈不僵,動作愈小愈好,不要動作過大,對方看不出動作為佳,周身輕靈通暢。最高境界是「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春煊以靜待動,以逸糐勞,不動聲色以笑應對。

  5.推手中,掤、捋、擠、按、採、列、肘、靠等八法,在運用中不可困板,一變應萬變,掤裡有採、擠、按等八法,捋裡有掤、擠、按等八法,靈活把握該靜發,不可動;該動發,要輕靈圓活。

  6.功夫愈練愈精,動作愈小愈好,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小要小到一點。春煊以點輕化,沒有力點。身形手勢不可亂動,接手四梢空,一接點中求。我和春煊經常說:「推手在有意無意之間,求之不得,不求也不得,咂磨著滋味,有嚼頭。」    

 

2.楊式太極拳汪脈繼承人--太極隱士 朱春煊先生

  朱春煊先生﹐生于1939年10月15日,  是太極拳大家汪永泉先生的入室大弟子朱懷元之子, 香港楊式老六路太極拳研究會顧問。

   朱春煊先生從小聰明過人﹐頑皮好動惹事四鄰﹐常讓老父出面致歉﹑頭疼不已。朱春煊先生在家行四﹐被稱為“小四兒”﹐雖出身太極名門﹐但並不喜 歡太極拳﹐也不好好練拳。因父親朱懷元名聲在外﹐交結廣泛﹐弟子眾多﹐家裡經常高朋滿座。大家在一起高談闊論﹐比拳劃掌﹐而“小四兒”則被喝令給客人端茶 倒水﹐一旁伺候。雖不情願﹐但經過長時間耳濡目染的熏陶﹐“小四兒”竟不知不覺的走進了太極之門。

  朱懷元宗師要求徒弟極嚴﹐站樁練拳不得馬虎。“小四兒”雖喜歡上太極﹐但生性受不得教條束縛﹐與師兄弟一起練功時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屢犯門規﹐以致父子沖突﹐被老父逐出了練功場所。

   朱春煊先生不但沒有沮喪﹐反覺無比自由。從此﹐他像出了籠的鳥在師爺及眾多的師叔﹑師兄弟之間亂竄﹐不拘禮節﹐不恥下問﹐加上活躍風趣﹐竟博得眾人喜歡﹐尤其是師爺汪永泉的喜愛。

   汪公晚年腿腳不便﹐弟子們來看望時﹐他多是半躺著寒暄﹔只要聽見“小四兒” 朱春煊先生一進門﹐便眉開眼笑﹐硬是起床下地﹐往往第一句話就是﹕“來來﹐小四兒﹐搭搭手﹐摸摸﹗”﹐一聊就是半天。朱春煊先生是聰明人﹐當然清楚汪公的 良苦用心﹐領會起來自然也就比別人用心十倍。師叔們對他也是鐘愛有加﹐不吝點撥﹔他的老六路架子居然不是跟老爹學完的﹐而是跟師叔學完的。

   所謂“功夫在詩外”﹐ 朱春煊先生對太極拳有了自己獨到的體會。

  有一次﹐朱春煊先生依舊去一位師叔的拳場串門﹐見很多師兄弟推手推得正歡﹐一時技癢﹐就與師叔的大弟子搭上了手。這一搭不要緊﹐無意中竟將師哥 騰空放出﹐旁人不信﹐因為圈裡誰都知道朱春煊先生從不好好練拳﹐紛紛上來搭手﹐結果輕輕一搭﹐就被朱春煊先生一一彈出﹐猶如神助﹐眾人大驚﹔更驚的是朱春 煊先生自己﹐他突然間覺得觸到了太極的靈魂。從此﹐在圈裡“小四兒”變成了“四哥”。

   1996年﹐朱懷元宗師因年邁身體不適﹐拳場無人領軍﹐有離散之勢﹐他的許多學生﹑弟子都一致推荐朱春煊先生來組織練拳。朱春煊先生一生都在 交朋識友﹐笑談人生﹐閑雲野鶴慣了﹐接手拳場後才深感莫大的責任。從此﹐他將全部精力用于探討﹑研究及教學之中﹐逐漸體悟到太極拳更博大﹑更深層的涵義。 他將練功融入了日常生活﹐坐臥行走皆入動靜之機﹐從心所欲。

   朱春煊先生願和廣大同仁們為太極的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

 

3.汪脈傳人朱懷元

  朱懷元宗師﹐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于1999年2月27日﹐享年88歲。

  朱懷元宗師自幼酷愛體育運動﹐尤其足球和羽毛球很有成就﹐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已在北平足球界很有聲望﹐羽毛球也堪稱一流﹐曾在協和醫院與印度尼西亞國手交鋒﹐對方很是佩服。

  朱懷元宗師1932年受教于王海蓉老師學習如意通背拳﹐頗有心得。1934年在協和醫院有幸跟隨汪永泉宗師學習楊式太極拳﹐1957年正式拜在汪公門下﹐一直到汪公仙逝。朱懷元60年如一日﹐是汪公用一生心血培育的汪脈傳人中佼佼者之一﹐是諸多汪脈弟子中功夫最佳﹐學生最多﹐影響面最廣的人。他一生從不張揚﹐默默練拳﹐潛心鑽研﹐精心授徒﹐為繼承汪傳楊式太極拳﹐為楊式太極拳脈傳播延續﹐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較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在他的門生中﹐有許多功夫出眾者﹐並各具特色﹐如李和生﹐石明﹐石長河﹐胡立群﹐李延璽﹐魏顯忠﹐張銘心﹐必將還會有許多出類拔萃之人﹐歷史會證明。

 


 

 

---------------------------------

資料來源:http://www.wushuweb.com/6j_zy.asp?id=2568

 http://blog.sina.com.cn/u/48e06b9b010006u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